分析 (1)根据输送功率P=UI求出输电电流,再计算出输电导线电阻,根据P=I2R可得输电线上减少的电功率;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线的总电阻,由此求出导线的长度,再根据导线是两根从而确定出短路的位置离电站的距离;
(3)小鸟双脚站在高压线上时,小鸟与两脚间输电线并联,先求出长5cm输电线的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小鸟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小鸟的电流,根据通过小鸟的电流很小判断出小鸟不会触电死亡的原因.
解答 解:
(1)采用高压输电时,输送功率不变,由P=UI可得提高输电电压前后导线上的电流:
I1 =$\frac{{P}_{输送}}{{U}_{1}}$=$\frac{6.0×1{0}^{4}×1{0}^{3}W}{1.0×1{0}^{5}V}$=600A,
I2=$\frac{{P}_{输送}}{{U}_{2}}$=$\frac{6.0×1{0}^{4}×1{0}^{3}W}{3.0××1{0}^{5}V}$=200A,
每米输电导线的电阻为1.8×10-3Ω,电站与用户间距离为10km,输电电线有两根,
所以电站与用户间输电导线的电阻:R=1.8×10-3Ω/m×10×103m×2=36Ω,
由P=I2R可得输电线上减少的电功率:
△P=P1-P2=I12 R-I22R=(600A)2×36Ω-(200A)2×36Ω=1.152×107W;
(2)由I=$\frac{U}{R}$可得,短路的位置与电站间导线的电阻:
R′=$\frac{U}{I}$=$\frac{3V}{0.5A}$=6Ω,
短路的位置与电站间导线的长度:L=$\frac{6Ω}{1.8×1{0}^{-3}Ω/m}$=$\frac{10}{3}$×103m,
则短路位置离电站的距离:s=$\frac{1}{2}$L=$\frac{1}{2}$×$\frac{10}{3}$×103m≈1.67×103m;
(3)由题可知,小鸟与两脚间的输电线并联,
长5cm输电线的电阻:R线′=1.8×10-3Ω/m×5×10-2m=9×10-5Ω,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1小题可知提高输电电压后的电流I=200A,
由I=$\frac{U}{R}$可得:
U鸟=U线′=IR线′=200A×9×10-5Ω=1.8×10-2V,
通过小鸟的电流:
I鸟=$\frac{{U}_{鸟}}{{R}_{鸟}}$=$\frac{1.8×1{0}^{-2}V}{1{0}^{4}Ω}$=1.8×10-6A=1.8μA,
由此可知,通过小鸟的电流很小,所以小鸟不会触电死亡.
小鸟两脚间的导线与小鸟是并联的,干路电流为200A,计算时小鸟两脚间导线上的电流取值近似等于干路中的电流.
答:(1)输电线路损耗的电功率减少了1.152×107W;
(2)短路的位置离电站的距离为1.67×103m;
(3)通过小鸟的电流很小,所以小鸟不会触电死亡;计算时小鸟两脚间导线上的电流取值近似等于干路中的电流.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输电线的电阻时要注意输电线为双股,小鸟双脚站在高压线上时小鸟与两脚间输电线为并联.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容器的最大 | B. | 乙容器的最大 | C. | 丙容器的最大 | D. | -样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 |
B. | 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 |
C. | 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 |
D. | 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 |
B. |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 |
C. |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 |
D. |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九年级(五四学制)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向左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 |
B. |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 |
C. |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大;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大 | |
D. |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