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科以塑料管为连接轴将两个玩具电机的转轴连接起来,并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电机转动带动乙电机转动
B.甲电机相当于发电机
C.乙电机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D.甲、乙电机都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复习课上,晓彤和小雪想进一步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在老师的帮助下,找来了一卷长度约为5m的某种规格电阻丝进行实验:
(1)小雪取出一段电阻丝AB,将其中AP部分接入电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实验前,跷彤检查电路发现连接出错,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改正错误,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若需去掉导线,可在要去掉的导线上打“×”)
(_______)
(2)改正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A;
(3)晓彤和小雪为了完成实验,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中,通过改变鳄鱼夹P所在位置来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进行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长度L/cm | 10 | 25 | 50 |
电压U/V | 2 | 2 | 3 |
电流I/A | 0.5 | 0.2 | 0.15 |
①分析数据时发现该表格设计的项目不全,给分析论证带来一定的困难请你根据实验目的将表格补充完整;
(_______)
②分析完整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③得出实验结论后,晓彤想通过上述实验测量整卷电阻丝的长度,小雪认为在不改变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晓彤的实验无法完成请你分析小雪认为晓彤无法完成实验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被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现将两个体积相同的同样材质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在图示位置静止,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ΔF甲、ΔF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甲>p乙,ΔF甲>ΔF乙B.p甲>p乙,ΔF甲=ΔF乙
C.p甲<p乙,ΔF甲<ΔF乙D.p甲<p乙,ΔF甲=ΔF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如图b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如图c所示,人在步行前进时,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填“前”或“后”),此摩擦为_____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的作用是:调节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2N。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方向拉着杠杆。
(3)如乙图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10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图线,由图丙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_____比,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生活中使用的插座都设置有“保护门”,如图所示。“保护门”可有效防止儿童将手指插入插孔而造成触电事故,同时可避免灰尘长期沉积而造成内部__________(选填“断”或“短”)路;插入插座的各用电器构成__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电路。在安装电路时,三孔插座上面的插孔应连接在________(选“零”“火”或“地”)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如图所示),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蜡烛放在a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蜡烛从a到c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一直变大
C.蜡烛放在d点时的成像与放大镜的原理一致
D.蜡烛从a和d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都是变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1s内和3s~4s内的图像为直线,1s~3s内的图像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s~l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
B.1s~3s内物体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C.3s~4s内物体所受水平拉力一定为零
D.3s~4s内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块P和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B.Q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C.P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Q对P的支持力和P对Q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