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和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小球,一定带正电 | |
B. | 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内部电荷很少 | |
C. | 灯丝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 |
D. | 电路两端有电压,一定能形成电流 |
分析 (1)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时,带电体也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内部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4)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闭合,才会产生电流.
解答 解:A、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带负电,与之相吸引的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说法错误;
B、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内部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是因为内部电荷很少,故B说法错误;
C、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C说法正确;
D、电路两端有电压,不一定会有电流,电路必须是闭合电路才行,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绝缘体的特点、电流的方向、形成电流的条件等,都是电学的基本知识点,有一定综合性.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器材 | 量角器、激光手电筒、如图纸板、平面镜. | ![]() |
过程结论 | 如图实验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由图象得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
方法 | 研究光的反射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模型法. |
器材 | 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玻璃板. | ![]() |
方法 | 用蜡烛b与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从而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这里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 |
现 象 结 论 | 移走蜡烛b,在此位置换上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
过程 步骤 | 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所示.![]()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此时光屏应位于图中70cm的位置. (2)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则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
应用 | 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2)问中类似的是照相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 | |
B. | 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 | |
C. | 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 |
D. | 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 |
B. |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没有电流通过导体,所以导体电阻为零 | |
C. |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消耗电能越多,用电器额定功率越大 | |
D. | 家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R/Ω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P/W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理量及其单位
| ||||||||||
B. | 物理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 ||||||||||
C. | 测量仪器及其作用
| ||||||||||
D. | 能量转化与常见事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