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小明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在焦点处可点燃火柴.把光源放在该点,光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就是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之为焦点,温度很高.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 解: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使光线会聚于焦点,因此在焦点处可点燃火柴.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故答案为:凸;焦点;平行.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焦点和焦距是我们研究凸透镜时最常用的两个名词,我们必须熟练了解它们的概念与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华是位爱钻研的同学,学过物态变化后一直想知道1kg、0℃的冰熔化为0℃的水时要吸收多少热量,现在他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冬天,在-5℃的室外量取20g冰,迅速放入装100g、50℃的温水盖子上插着温度计的保温杯中,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示数为27.9℃,请帮他计算:[c=2.1×103J/(kg•℃),c=4.2×103J/(kg•℃)]求:
(1)20g、-5℃的冰升温到0℃时吸收的热量;
(2)20g、0℃的水升温到27.9℃时吸收的热量;
(3)100g、50℃的水降温到27.9℃时放出的热量;
(4)不计热损失,1kg、0℃的冰全部熔化为0℃的水需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  )
A.可能交于一点B.一定交于一点C.延长线交于一点D.可能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物理学中的功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物体要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要通过一定的距离.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60N•m=60J,一个人用50N的力搬石头,但石头未搬动,这个人对石头做的功是0.某同学用100N的水平拉力把重为5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拉动了4m,拉力所做的功是4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建筑工地上工人要铺设管线.一名工人在悬空的长的空铁管的一端用铁锤敲击一下铁管,另一名工人在铁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这是通过热传递(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该现象说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3(填“图2”或“图3”)中汽油机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若飞轮的转速是12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完成个40冲程,做功1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月亮、萤火虫中不是光源的是月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亮的实验小组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他们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两个可能的原因: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或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2)如图a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3)小明同学按计划将蜡烛依次置于上图b所示的a、b、c、d、e五点进行探究.在蜡烛置于c点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蜡烛置于a点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蜡烛置于e点时,蜡烛不能在光屏上成像;蜡烛置于c点时,光屏上像最大;蜡烛置于b点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
(4)如图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至5cm刻线处,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填一种光学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5)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D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6)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用“F”替代蜡烛做实验的好处是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