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通常在发动机外装有冷却水套,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分析 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取暖剂、防冻剂等.

解答 解: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
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
故答案为:水的比热容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知道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会解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小明身高1.62m,站在镜前0.8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镜面0.8m,像高1.62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位置.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为I1、I2,且灯丝电阻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灯L亮度逐渐变暗
B.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的大小变大
C.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I1、I2的比值保持不变
D.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是“蹦极”的示意图.a点是跳台的位置,b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蹦极者下降的最低点.在蹦极者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过程,蹦极者的速度越来越大
B.从a到b过程,绳的弹性形变越来越大
C.从b到c过程,蹦极者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D.从a到c过程,蹦极者的最大速度在b和c间某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蜡烛,C是3毫米厚的玻璃板.
(1)实验中,发现A蜡烛成两个像,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是大于3毫米.(“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表是小明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υ/cm
18.258.26
211.4011.39
313.5l13.51
①分析表中的信息,能否得到像距等于物距结论?能.
②你的理由是数据都在误差范围内,因为误差小于分度值.
(3)实验中,若把B蜡烛也点燃,看到的像不清楚,原因是:物的亮度一定,点燃B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使一束光的光路发生如图1的改变.请在图2(A)(B)中适当位置分别画出平面镜和透镜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下面列举的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部分研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通过固定某几个因素转化为多个单因素影响某一量大小的问题.
(2)模型法:以理想化的办法再现原型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
(3)比较法: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
(4)归纳法:从一系列个别现象的判断概括出一般性判断的逻辑方法.
下列几个探究实例,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D;采用了“模型法”的是C;采用了“归纳法”的是B.
A.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B.从气、液、固的扩散现象,得出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
D.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匀速行驶列车车厢的天花板上悬吊一个小球A,在A的正下方地板上有一点B,如图所示,当用剪刀剪断细线,小球A将(  )
A.落在B点上B.落在B点的前面C.落在B点的后面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A.实验结论B.评估C.设计实验D.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