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毕节中考)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请根据入射光线和光斑,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和水中的折射光线.

【解析】试题分析: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空气中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OB,并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斜向下作出折射光线OC,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上图所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8年八年级物理第9章《力和运动》单元提高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F的方向是( )

A. B. C. D.

A 【解析】试题分析: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相对于滑梯向下运动,滑梯对人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这个力平衡了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 浮力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在空气中测一物体重8 N,逐渐把物体浸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_________;当物体全部没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把物体没入更深的水中,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 1 不变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解析】逐渐把物体浸入水中,V排 逐渐增大, 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逐渐增大, 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当物体全部没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G8 N N1 N, 把物体没入更深的水中, V排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逐渐不变, 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这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必刷题--专题四 光现象 题型:填空题

(2017•郴州卷)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165 7:20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大小相等;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5c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65cm;(2)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必刷题--专题四 光现象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选择两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填符号)

A.像和物的大小 B.像的虚实

C.物距和像距 D.像的倒正

(2)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____.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像(填“实”或“虚”).

(5)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A 垂直 不变 不能 虚 多次操作,消除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解析】(1)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选A. (2)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或与水平面垂直,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3)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不变;(4)因为光屏只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必刷题--专题四 光现象 题型:填空题

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60° 镜面反射 【解析】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则其反射角也是60°,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正好反射到有的人眼睛上,就得很刺眼,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而从某些方向上得到的反射光线较少,所以看到平面镜很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届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必刷题--专题四 光现象 题型:单选题

(2017•北京卷)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 时,像的高度为 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4cm 时,像的高度为 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 断正确的是

A. s1=s2 B. s1<s2 C. h1>h2 D. h1=h2

D 【解析】由平面镜成的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铅笔离镜8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8cm,铅笔离镜4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4cm,故s1>s2;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当铅笔远离镜子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像的高度是不变的,即h1=h2。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用卡片乙覆盖在开有小孔的卡片甲上,并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边改变小孔形状和大小,边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为了只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

B 【解析】 (1)B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A符合要求;(2)AC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磁场的磁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人是

A. 欧姆 B. 奥斯特 C. 法拉第 D. 沈括

D 【解析】A.欧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发现了欧姆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 B.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故B不符合题意。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第一个发现地磁场的磁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的科学家是我国宋代的沈括,他的这一发现比西方国家早了400多年。故D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