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 . 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 , 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 . 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3S甲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 , 9F1=F2
B.P1<P2 , 9F1=F2
C.P1=P2 , 6F1=F2
D.P1<P2 , 6F1=F2
【答案】B
【解析】解:(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A悬浮,则ρA=ρ1 , 物体B漂浮,ρB<ρ2 , 又因为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即ρA<,所以ρ2>ρ1 .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1=ρ1gh,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2=ρ2gh,
又因为ρ2>ρ1 , 所以p1<p2 . (2)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则F浮=GB ,
即:ρ2g V=ρBVg,所以 ρ2=2ρB ,
由p= 得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
F1=p1S甲=ρ1ghS甲=ρAghS甲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
F2=p2S乙=ρ2ghS乙=2ρBghS乙 ,
则 = = = = ,即9F1=F2 .
故选B.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浮>G 时上浮,F浮 = G 时悬浮,F浮 <G 时下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举例:(1)轮船(2)潜水艇(3)气球(4)飞艇、热气(5)密度计(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刻度变大,刻度不均匀,且刻度无单位.).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种电热水龙头和它的电路简图.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西个相邻触点,从而控制流出的水为冷水、温水或热水.已知R1、R2是电热丝,R1=22Ω,R2=55Ω.求:
(1)当S旋转到(选填“1”、“2”或“3”)的位置时流出的水是温水,并计算温水档的功率.
(2)试计算流出水为热水时,该水龙头1min消耗的电能;
(3)若该水龙头1min能放.出约1kg的水,加热效率为75%,试计算流出水为热水时,水升高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伴随道安高速公路的通车,我省全面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步入“高速时代”.黎平至三穗相距160km,一辆质量为1200kg,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的轿车,从黎平到三穗用时1小时36分,则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km/h,该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中速度v的方向是小强同学在体育中考“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时的飞行方向.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出手时动能最大
B.球出手时势能最大
C.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最大
D.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图示装置测量酒精的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250g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5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他又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5g的酒精,他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算得酒精热值q=J/kg,他查表得到q酒精=3.0×107J/kg,发现两者偏差较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原因即可).[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实验序号 | 小球的质量m/g |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
甲 | 20 | 20 | 16 |
乙 | 20 | 10 | 4 |
丙 | 40 | 20 | 32 |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有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在实验过程中(选填“能”或“不能”)再调节两侧的平衡螺母;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了三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0.5 | 20 | 1 | 10 |
2 | 1 | 15 | 1.5 | 10 |
3 | 2 | 15 | 1.5 | 20 |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公式表示);
(4)杠杆平衡后,如图所示,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的下沉(选填“左端”或“右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选填“左”或“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