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如图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1.0×l03kg/m3)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分析 (1)已知水壶的容积和水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求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已知转满水后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与壶身和底座的总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frac{F}{S}$可求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解答 解:
(1)装满水后水的体积:V=2L=2×10-3m3
根据ρ=$\frac{m}{V}$可得,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2×10-3m3=2kg;
(2)装满水后水深:h=16cm=0.16m,
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6m=1.6×103Pa;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力:
F=G=mg=(1.2kg+2kg)×10N/kg=32N;
S=250cm2=2.5×10-2m2
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p′=$\frac{F′}{S}$=$\frac{32N}{2.5×1{0}^{-2}{m}^{2}}$=1.28×103Pa.
答:(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2kg;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为1.6×103Pa;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28×103Pa.

点评 本题考查质量、液体压强、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小组同学探究“浸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1)①首先,他们进行“比一比,谁的小船货物装得多”的活动,装载货物前后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仔细观察、比较图(a)和(b),并简要描述相关现象:小船浸入深度增大、排开水增多、容器中水面升高.
由此,三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猜想A、B和C.
猜想A: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猜想C: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关.
②接着,该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不计重力)、水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在可密封的圆柱体内装一些小铅粒,然后用细线将圆柱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当此圆柱体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不同的深度处保持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和小桶中的水量如图所示.他们通过思考图中“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原因”,得到浮力测量的方法.
根据图(c)和(d)所示的测力计示数、小桶中水量等变化情况,可排除猜想A(选填“A”、“B”或“C”);
在猜想B的基础上(选填“A”、“B”或“C”),进一步分析并形成假设D: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③为了验证假设D,继续实验,他们记录了圆柱体在空气中、水中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和小桶所收集的排开水的重力G,其部分数据见表一,则该柱体的重力为3.2N.随后,他们又在该圆柱体添加了若干铅粒,重复上述实验,其部分数据见表二.
(2)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初步验证假设D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其它的初步结论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无关.
③如果在上述表二对应的实验中所用的圆柱体是一个实心的圆柱体,请你根据表二的数据计算出改圆柱体的密度可能为3.8×103kg/m3
       表一                                        
实验
序号
F
(牛)
G
(牛)
13.20
22.80.4
32.40.8
42.01.2
52.01.2
表二
实验
序号
F
(牛)
G
(牛)
64.60
74.00.6
83.61.0
93.41.2
103.4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

(1)请你帮他检查电路,在电路图上错误的连线上打“×”,然后改画出正确的连线.
(2)已知电路所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6Ω,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有两种规格:R1=l0Ω,R2=50Ω则你认为该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R2(选填:“R1”或“R2”),理由是可以在灯泡安全的条件下,多测几组数据.
(3)正确改正连线的错误和选取元件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灯泡的I一U图象如图2示,根据图象可以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1W,还可以从图象得出的信息是: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增加的越来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8N.
(2)根据图(c)、(d)两次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根据图(a)、b、c三次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小明认为“物体浸在液体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并在同种液体中用图(b)、(c)实验证实了他的观点.你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小明的观点,理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丽一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会显示出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像的位置在80cm刻度处的右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投影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面是王浩同学利用自己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体育课上一些场景进行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仰卧起坐--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B.跳远助跑--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C.田径运动员穿钉鞋--为了增大摩擦
D.踢足球--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立方体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质量为100g,已知g=10N/kg,ρ=1.0×103kg/m3,求:
(1)该立方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该立方体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实验原理是η=$\frac{{W}_{有}}{{W}_{总}}$×100%;
(2)实验中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3)测量时,必须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4)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忽略绳重及摩擦)
次数钩码重G/N上升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示数F/N绳端移动距离s/cm
12100.840
25 1.520
a.在以上数据中漏记是实验数据应是5;
b.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2.5%,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c.结论: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种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A.剪刀B.铅垂线C.茶壶D.弹簧测力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