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

(2)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将会

(3)此实验现象说明 ,从而可推理得出 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初二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为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初三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UAB>UBC,IAB<IBC B.UAB<UBC,IAB=IBC

C.UAB=UBC,IAB<IBC D.UAB>UBC,IAB=I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他了解了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5.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多少?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14次列车长为200m,中途以36km/h的速度,用了多长时间才能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露珠的形成

B.

“雾凇”的形成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河水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 实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伸,离胶片 一些.(选填“近”或“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等六校联考初三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 ,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

(4)分析实验数据,若 ,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