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把木块按入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越接近水面上浮速度越大,最后静止漂浮在水面,对于在上浮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判断正确的是(  )
A.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变大,露出水面后,浮力逐渐变小
B.浮力一直在减小
C.露出水面前,浮力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逐渐变小
D.浮力一直在增大

分析 分三个过程分析:一是露出水面之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
二是露出水面之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
三是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解答 解:木块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根据Fvg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木块在露出水面之后,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根据Fvg可知,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木块漂浮,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等于木块重力.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弄清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空瓶子,另一个瓶子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叫扩散,在实验开始前,B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止由于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
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4m/s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时间t/s路程s/cm
00
412
824
1236
16 
2060
(1)该实验的原理是v=$\frac{s}{t}$.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停表.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3)根据探究过程及图象分析小气泡做的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高声喧哗”说明声音的响度大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个杆杆的动力臂长是阻力臂长的5倍,杠杆平衡时动力大小是阻力大小的$\frac{1}{5}$倍.若作用在杆杆上的阻力是100N,则作用在杆杆上的动力是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本题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B定是AB的中点,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
(2)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3)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frac{s}{t}$.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5)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大”或“小”);
(6)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0.24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0.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根长1m的轻质硬棒去撬动A端一块重400N的石块,已知支点O到A端长20cm,则此杠杆是省力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在B端至少要加100N的力才能撬动石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潜水艇由海底上浮--浮力
B.注射器注射药液--大气压强
C.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仍向前滑行--惯性
D.大型客机起飞--流体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