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同学们使用了弹簧测力计、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等体积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1)分析图B、C、D、E,说明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深度无关.
(2)分析图D、F(或A、D、F)说明浮力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3)在B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1N,此时,排开水的重力是GgV.进一步分析图与计算的数据比较,发现F=G

分析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因此在实验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即为浮力的大小.

解答 解:
(1)分析图B、C、D,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说明浮力逐渐增大,在其他物理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排开液体体积不断变化,所以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由D、E,金属块浸在水中的体积相同,所处水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浮力不变,所以浮力与物体浸入深度无关;
(2)要看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保证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密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浮力变化.由图可知D、F(或E、F)符合要求;
(3)由A、B图,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FA-FB=10N-9N=1N;
此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VB-VA=600ml-500ml=100ml=100cm3
排开水的重力是GgV=1.0×103kg/m3×10N/kg×100×10-6m3=1N,
由此可得:F=G
故答案为:(1)排开液体的体积; 浸没深度;
(2)D、F(或E、F);
(3)1;=.

点评 本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和称重法求浮力的掌握,看学生能否灵活应用该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要对阿基米德原理有一个熟练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体验“模拟引力”之后,进一步思考:绳子的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B: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关;
猜想C:与绳子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于是进行实验探究:用一根细绳子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用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抡动细绳,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实验中,用手感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做几次实验后,得到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小球质量(g)运动的
快慢
绳子的长度(cm)绳子的
拉力
11510很小
22010
32010
42015很大
(l)实验中,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空气阻力).
(2)实验中,小球的运动方向是变化的,说明其运动状态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若绳子断了,小球继续运动,那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
(3)分析对比实验次数1、2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A;分析对比实验次数2、3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B.
(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和小强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
(1)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其作用主要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实验中,所测的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数据可得: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一:
R=10Ω电压U/V1.522.5
电流I/A0.150.20.25
表二:
U=2V电阻R/Ω51020
电流I/A0.40.20.1
(3)小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测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①请依据以上表格和电路图分析,将AB间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S进行实验时,应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
②由表二数据可得: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底面积为40厘米2,内装有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的酒精500cm3,酒精的深度为10厘米,(g=10N/kg)求:
(1)容器内酒精的重力;
(2)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装置分别将物重相同的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且滑轮重小于货物的重.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机械效率分别是η1和η2,则(  )
A.F1<F2B.F1>F2C.η1<η2D.η1>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根据物体的浮沉情况判断: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力学中功的计算公式是W=F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悬浮在海水中的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为3×103m3,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在图上画出潜艇的受力示意图(方块代表潜艇).
(2)潜艇所受浮力多大?
(3)潜艇下潜时所受浮力怎样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两个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卡片处于平衡状态,比较两边钩码数量,可知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相等;
(2)保持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不变,手将卡片旋转一定角度,释放时观察到卡片无法在此位置平衡,设计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验证两个力是否满足条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观察到卡片分别被拉至两侧滑轮处.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卡片重力可以忽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