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为重5N的正方体,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____N,图乙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_N.

11 1 【解析】甲图中A物体受重力G、向下的压力F及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F1,则B所受的压力F1′=G+F=5N+6N=11N;乙图中A物体受重力G,向上的压力F,水平面对物体向下的压力F2,则图乙中B所受压力F2=F-G=6N-5N=1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秋学期盐城景山中学初三物理期末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整体外形时尚,没有了链条,外观变得与普通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不同,如图所示。无链条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没有链条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它结合了电子动力和人体动力,此车既可以通过给锂电池充电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骑行者踩脚踏板获得能量。骑行者踩脚踏板的动能,可通过车上的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内,之后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成动能,以此驱动自行车前进。因此使骑行者更省力,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图中所示这款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锂电池容量为10Ah(电池容量是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电压为30V。若骑行者不踩脚踏板,仅靠锂电池驱动,仅靠“电力驱动”可正常行驶1.8×104m;若骑行者踩脚踏板辅助锂电池给车提供能量,“混合动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3.2×104m。

与链条车相比,这种新型自行车具备许多优点。比如:省力、耐用、安全、灵便、干净卫生、结构简单、修理方便,骑行12000km也无须大修。因此,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是城市中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

(1)骑行者踩脚踏板的目的是把踩脚踏板的动能转化为______ 能;

(2)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前进是通过_______ 驱动后轮转化成机械能,驱动车子前进;

(3)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车把龙头是_____(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4)图中这款车的锂电池最多所储存的电能约为__________ J;

(5)正常行驶时,这款车 “混合动力驱动” 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为________。

电 电动机 省力 1.08×106 7:9 【解析】(1)骑行者踩脚踏板的动能,可通过车上的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2)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前进是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成机械能,驱动车子前进; (3)车把龙头是一个轮轴,轮半径大于轴半径,所以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车把龙头是省力杠杆; (4)锂电池最多所储存的电能W=UIt-30V×10A×3600s=1.08×106J;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题型:单选题

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 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 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B 【解析】根据功的公式W=Fs,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故ACD错误,B 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 )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的吸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

A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能闻到花香,是由于花的香气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与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故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 春天,百鸟争鸣 B. 夏天,波光粼粼

C. 秋天,丹桂飘香 D. 冬天,大雪纷飞

C 【解析】解答:A. 春天百鸟争鸣属于声音的传播,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 夏天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 秋天丹桂飘香,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D. 冬天大雪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卷 9.1压强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关于实验过程及方法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 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大小

C. 比较bc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D. 比较ac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重力大小有关

A 【解析】本实验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系,(a)、(c)控制受力面积一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a)、(b)控制压力大小一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为答案。 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而不是压力的大小,故B错误。 比较bc两图的现象,由于没有控制压力一定,不能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伽利略斜面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注意到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__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使小车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 【解析】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注意到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西钦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想推理而得出结论,研究以下问题的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

A. 分子热运动 B. 牛顿第一定律

C. 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D. 研究压力产生的效果

B 【解析】分子热运动,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研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是通过宏观的扩散现象分析得出的,采取的物理学方法是转换法,A不符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了牛顿第一定律,B符合题意;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与研究压力产生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当开关都闭合时,求: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_

0.3A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当开关S1、S2 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是:U=I(R1 +R2)=0.2A×(10Ω+20Ω)=6V;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R2、R3并联,电流表测R2支路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是:I2=U/R2=6V/20Ω=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