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CCTV-1节目的频率50MHz(1MHz=106),电磁波即为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CCTV-1目的波长为6m.

分析 此题应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固定值3×108m/s;要计算出电磁波的波长,就要知道其波长与波速、频率的关系,即λ=$\frac{c}{f}$.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即波速c=3×108m/s;
电磁波的频率f=50MHz=5×107Hz;
根据公式λ=$\frac{c}{f}$,代入以上数值可得λ=$\frac{3×1{0}^{8}m/s}{5×1{0}^{7}Hz}$=6m;
故答案为:3×108m/s;6m.

点评 此题考查了λ=$\frac{c}{f}$公式的应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频率单位的换算,要正确运用公式,应注意波长、波速和频率三者单位的统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标出螺线管上电流方向,N、S极和电源的“+”、“-”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放在冰箱里的矿泉水变成冰块
B.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
C.在衣柜里的樟脑放久后变小了
D.汽水杯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后不见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当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向右移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A.L1变暗,L2不变B.L1、L2都变亮C.L1不变,L2变暗D.L1、L2都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

(1)分析图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ρ=1.0×103kg/m3)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a(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2.7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2.7×103kg/m3
(3)小明又将该圆柱体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此时测力计示数为1.8N,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0.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丙(选填“甲”、“乙”或“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是小李探究光反射规律时的情景.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如图甲,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若让一束光沿FO射入,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了光路是可逆的.
(3)他探究了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后,把纸板EOF向后倾倒(如图乙),而入射光线仍然紧贴纸板照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在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中所示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36.6℃,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