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根据如图的反射光线作出发光点S.

分析 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

解答 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作图,关键是要确定出像点的位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向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
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机械闹钟;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B.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几种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泡沫.
材料  衣服锡箔纸  泡沫塑料
 听不到声音时距声源的距离 3.5m 4.6m 1.5m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站在距声源一定距离听到声音的响度较响  较响弱 
(4)通过交流讨论,小明发现隔声性能好的材料的特点是:材料越松软,小孔越多,隔音性能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应该(  )
A.只闭合S3B.只闭合S2C.同时闭合S1和S2D.同时闭合S1和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39℃;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非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01234567
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
(2)该实验应选用碎冰块(“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冰的熔点是0℃.其熔化过程经历了4分钟.BC段处于固液共存(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测量体温用的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从35℃到42℃,如图所示,体温为3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欣在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知识后,做了以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用电器中电流通过,其两端一定有电压
D.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小明家距学校900m.一天上学时,他先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早点到达,然后他改以3m/的速度一路小跑到学校.小明本次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分子力
分子力(molecular force),又称分子间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二分子相距较远时,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当二分子非常接近时,则排斥力成为主要的.
实验表明,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把各为50立方厘米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立方厘米;高温下碳原子可渗透到钢制表面.这些都说明分子和原子之间仍保留一定距离,相隔一定距离的固体和液体分子仍能聚集在一起不分散,是因为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了对抗压缩.
如图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距离,r0表示引力和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表示斥力曲线,F表示引力曲线,F分子表示合力曲线.由图可知,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到零后增大再减到零,先斥力后引力.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均与分子的距离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有关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
B.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只是斥力
C.当r>r0时分子力间的作用只是引力
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水银.
(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温度计玻璃管液化成水珠附着在上面.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
水银-39357
酒精-11778
(3)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再熄灭一会儿,他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实验时间.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圈M(“铁圈M”或“铁夹N”)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D
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5)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温度不变.
(6)小强实验时其他条件不变,水的质量变大,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b(选填“a”、“b”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