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把一只2.5V和一只3.8V的小灯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比较两灯的电阻和实际功率,记录了表1所示的实验数据(表1略).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时,一位同学不慎把2.5V的小灯泡玻璃打碎了(灯丝未断).这时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3.8V的小灯泡不仅没有因此而熄灭,反而更亮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猜想:可能是打碎玻璃使2.5V的小灯泡发生了短路,从而使3.8V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为验证猜想,他们又对这个电路(2.5V的小灯泡玻璃被打碎后)做了与原来相同的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表:
灯泡实验次数U/VI/AR/ΩP/W
2.5V的小灯泡10.70.302.330.21
20.60.262.300.15
3.8V的小灯泡13.30.3011.000.99
22.50.269.610.65
(1)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同学们的猜想正确吗?为什么?
(2)你认为导致3.8V的小灯泡变亮(功率变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现象,请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并做出解释.

分析 (1)当电压表所测范围内出现短路时,相当于一条导线,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据此分析表格中两次实验的电压.
(2)灯泡的亮度是由灯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可以通过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变化,再根据相关公式判断实际功率的变化,从而得出灯亮度变化.
(3)根据表格数据可以从玻璃泡打碎后,灯丝散热加快,灯丝的温度降低提出为什么2.5V的灯泡的电阻会减小等.

解答 解:(1)同学们的猜想不正确,因为,从表2可以看出,两次实验2.5V的小灯泡两端都存在电压,该灯泡的灯丝仍存在电阻,只是电阻比原来减小了;
(2)2.5V的小灯泡玻璃打碎(灯丝未断)后,电阻变小了,电源电压不变,从而使3.8V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通过的电流也变大,功率变大;
(3)为什么2.5V的灯泡玻璃打碎后,其电阻会减小?答:玻璃泡打碎后,灯丝散热加快,灯丝的温度降低.所以灯丝的电阻就减小.
故答案为:(1)不正确;灯泡的灯丝存在电阻,只是电阻比原来减小了;(2)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变大,功率变大;(3)见解析.

点评 本题通过电路出现的现象来判断电路中的故障,考查同学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根据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路故障,以及查找电灯亮度变化的原因,是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在分析过程中,还要选择合适的公式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实验,

(1)甲组同学实验中,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端F1、F2的大小.当两端所加钩码的质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甲组同学进行如下操作:旋转(选填“挤压”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甲组同学将小卡片剪成两半,会发现两半卡片,这是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乙组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优于乙组同学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C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C.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小卡片容易扭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使用刻度尺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量程和刻度线是否磨损.测量结果既要有准确值,又要有估计值,还要有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一个体积为0.5dm3的铁球,其质量是1.58kg,(ρ=7.9g/cm3)问:
(1)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为什么?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能注入多少克水?
(3)如果在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1.82kg,则注入的液体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放出了热量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考试铃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铃声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朵,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图象是(  )
A.冰的熔化图象B.松香的熔化图象C.蜂蜡的凝固图象D.海波的凝固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远离峭壁方向行驶,某时刻汽车鸣笛后刚好经过5s听到回声,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空气中声速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