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要将1000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供师生饮用.若烧开水的炉子用干木柴作燃料,每天至少需要完全燃烧28kg干木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干木柴的热值取1.2×107J/kg)

分析 (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cm△t求水吸收的热量;
(2)若烧开水的炉子用干木柴作燃料,Q=Q,再利用Q=mq求需要干木柴的质量.

解答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cm△t=4.2×103J/(kg•℃)×1000kg×(100℃-20℃)=3.36×108J;
(2)由题知,Q=mq=Q=3.36×108J,
需要干木柴的质量:
m=$\frac{{Q}_{吸}}{q}$=$\frac{3.36×1{0}^{8}J}{1.2×{0}^{7}J/kg}$=28kg.
故答案为:28kg.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cm△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mq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大梦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请你帮她记录填写完整.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递声音.
(3)如图乙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不同,这个现象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4)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分别将质量不同的铁球和木球(m>m)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推动同一纸盒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让不同的铁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滚下是为了让铁球到达斜面低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分析比较(A)、(B)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从而得出结论是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分析比较(B)、(C)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从而得出结论是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若本实验中的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能(选填“能”、“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不一定为零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一定也对甲施加了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常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图甲所示杠杆所处的物质,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填“右”或“左”)调节.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它的力臂.
(3)某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4)如图乙所示,在杠杆上A点悬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0.75N;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
C.古人利用滚木移动巨石D.“玉兔号”月球车车轮上刻有花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国际单位是(  )
A.帕斯卡(Pa)B.瓦特(W)C.焦耳(J)D.牛顿(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小明自制的打桩机的示意图,它利用光学元件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从而烧断细线,使重锤下落打在桩上.图中元件a为平面镜,元件b为凸透镜.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惯性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b(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5)关于该实验,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B
A.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时,惯性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三次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6)如图2,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试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
B.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作用
C.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加速时木块仍保持匀速向右运动
D.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光滑,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向右倾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