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AOB是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的杠杆,A端挂重300N的物块,AO与OB长度之比为4:3.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80%,现将物块提升40cm,则做的有用功为120J,总功为150J,当轻杆在图中虚线位置平衡时,人沿竖直方向向下拉轻环力为400N.

分析 (1)已知重300N的物块和将物块提升40cm,利用W=Gh可求得有用功,根据η=$\frac{{W}_{有用}}{{W}_{总}}$可求得总功;
(2)当轻杆在图中虚线位置平衡时,两力臂的比值不变,A的重力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人的拉力大小.

解答 解:(1)有用功W有用=Gh=300N×0.4m=120J,
由η=$\frac{{W}_{有用}}{{W}_{总}}$可得W=$\frac{{W}_{有用}}{η}$=$\frac{120J}{80%}$=150J,
(2)由杠杆平衡条件G×OA=F×OB,可得,
F=$\frac{G×OA}{OB}$=$\frac{300N×4}{3}$=400N.
故答案为:120;150;400.

点评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力臂,这点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1,R2串联在电路中,电流和R1、R2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为4V,求:
(1)R1,R2的值;
(2)电源电压U;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一个物体在地球上重为60N,则它的质量为6kg.若将它移至月球上,则它的质量为6kg,在月球上重为10N.(设g=$\frac{1}{6}$g,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关于“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1)本实验的原理是v=$\frac{s}{t}$.
(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缺少刻度尺.斜面的作用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自由滑下,金属片的作用是能够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斜面保持很小坡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钟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钟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0.32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0.4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其速度变化的特点是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小明家有一个标有“220V 800W”的电炉,当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800W;在一次单独使用时,小明家标的“1200R/kW•h”的电能表在2min时间里铝盘转过了30转,则此时电炉消耗了9×104J的电能,电炉的实际功率是75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公式ρ=$\frac{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表明物质的密度由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决定,质量增大则密度越大
B.对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C.物体的体积越大,则物质的密度越小
D.对于不同物质,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其密度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1)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一束蓝光沿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错把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看作反射角了;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 15° 75°
 2 30° 30°
 3 45° 45°
(3)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时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15°30°45°60°
反射角β15°30°45°60°
折射角γ11.3°22.1°35.4°40.9°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①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②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请简要说明理由:存在不足,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则小球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3,此时小球动能=零(填“<”、“=”或“>”),受非平衡力(“平衡力”或“非平衡力”)A到1之间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做功=零(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合上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通过灯L2的电流为0.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