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 | |
B. | 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 | |
C. | 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 |
D. | 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
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解: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属于熔化,吸热;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属于凝华,放热,故A错误;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属于凝固,放热;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属于液化,放热,故B正确;
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放热;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放热,故C正确;
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属于汽化,吸热;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属于升华,吸热,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和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小球,一定带正电 | |
B. | 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内部电荷很少 | |
C. | 灯丝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 |
D. | 电路两端有电压,一定能形成电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串联时,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 |
B. | 串联时,乙灯比甲灯更亮 | |
C. | 并联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 | |
D. | 并联时,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的实际功率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只闭合S1、S3,L1不发光,L2发光 | |
B. | 只闭合S2、S3,电流表读数为0.6A | |
C. | 只闭合S1、S2,电路总电阻为15Ω | |
D. | 只闭合S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4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 |
B. |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 |
C. | 试管口出现“白气“,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 |
D. | 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