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片P移动次序 | 电流表A2示数/A |
1 | 2.4 |
2 | 1.8 |
3 | 1.6 |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利用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2的电流;
(3)由于电流表A2接入电路的位置不知,由于示数是变化的,则A2可能在干路或R2支路上,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分别求出每次R2连入的阻值,然后根据R2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加的阻值是否相等即可判断电流表A2实际接入电路的位置,然后利用P=UI求出功率.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I=$\frac{U}{R}$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1.2A×10Ω=12V;
(2)通过R2的电流:
I2=$\frac{U}{{R}_{2}}$=$\frac{12V}{15Ω}$=0.8A;
(3)假设电流表A2在干路上,则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R2的阻值分别为:
R2′=$\frac{U}{{I}_{2}′}$=$\frac{U}{I′-{I}_{1}}$=$\frac{12V}{2.4A-1.2A}$=10Ω,
R2″=$\frac{U}{{I}_{2}″}$=$\frac{U}{I″-{I}_{1}}$=$\frac{12V}{1.8A-1.2A}$=20Ω,
R2′″=$\frac{U}{{I}_{2}′″}$=$\frac{U}{I′″-{I}_{1}}$=$\frac{12V}{1.6A-1.2A}$=30Ω,
所以,R2′→R2″→R2′″,每次增加的阻值相等,所以符合题意,
则P2=UI2′″=12V×(1.6A-1.2A)=4.8W;
假设电流表A2在R2支路上,则欧姆定律可得:
R2的阻值分别为:
R2′=$\frac{U}{{I}_{2}′}$=$\frac{12V}{2.4A}$=5Ω,
R2″=$\frac{U}{{I}_{2}″}$=$\frac{12V}{1.8A}$≈6.67Ω,
R2′″=$\frac{U}{{I}_{2}′″}$=$\frac{12V}{1.6A}$=7.5Ω,
所以,R2′→R2″→R2′″的阻值变化不符合题意,故舍去.
答:(1)电源电压为12V;
(2)通过R2的电流为0.8A;
(3)第3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为4.8W.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电流表A2接入电路的位置不知,需要通过计算得出R2的阻值后,再进行判断.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液体种类 | 水银 | 酒精 | 盐水 |
液体密度g/cm3 | 13.6 | 0.8 | 1.03 |
A. |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 |
B. | 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4:6 | |
C. | 当深度变为20cm时,甲液体的压强为30Pa | |
D. | 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