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2?海淀区一模)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固定在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移至65cm刻线处时,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他此次实验选择的凸透镜是
A
A
.(选填“A”或“B”)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固定在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移至90cm刻线处时,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25cm刻线处,光屏固定在90cm刻线位置不动,在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放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在光屏上仍可能得到清晰的像.
分析:(1)知道点燃蜡烛的位置、凸透镜的位置、光屏的位置,求出物距和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选择的凸透镜.
(2)物体靠近凸透镜上,物距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成在光屏的右侧,为了使像还能呈现在光屏上,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一个凸透镜,起会聚作用,使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在光屏上.
解答:解:(1)凸透镜在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在20cm刻线处,当光屏移至65cm刻线处时,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所以物距为:u=50cm-20cm=3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5cm>f,所以使用A凸透镜.
(2)当蜡烛从20cm处移到25cm处,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会成在光屏的右侧,为了使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所以在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放一个凸透镜.
故答案为:(1)A;(2)凸.
点评:(1)题目中物体在某一刻度线处,不是指物距,学生此处容易忽视.
(2)正确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起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会聚光线.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海淀区一模)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滑动变阻器,R0、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12V不变.若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V1、V2两电压表以及电流表的示数将发生相应的变化.V1、V2两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大小的关系图线分别为图2所示①、②直线.根据以上条件可知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10
1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海淀区一模)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干路电流I随支路电流I1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该图象写出干路电流I和支路电流I1的关系式:I=
I=I1+0.6A
I=I1+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海淀区一模)在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过程中,小红猜想物体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请你利用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猜想是错误的.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海淀区一模)有如下器材:符合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电阻阻值保持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海淀区一模)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有10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从20℃升高到70℃,求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