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物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偏向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物块的质量时,应将物块放在左盘中.当另一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物块的质量是63.4g.
(3)用量筒测量物块的体积如乙图所示,则其体积是20cm3
(4)物块的密度是3.17×103kg/m3

分析 (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并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平衡螺母的调节规律是相对于指针的偏向“左偏右调”.
(2)物体放在左面的托盘内,砝码放在右盘;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读数前要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要注意量筒的零刻度在量筒的最下方.
(4)已知物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密度.

解答 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偏向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物块的质量时,应将物块放在左盘中;
由图甲可知,物块的质量为m=50g+10g+3.4g=63.4g;
(3)由图乙可知,物块的体积为V=80mL-60mL=20mL=20cm3
(4)物块的密度为ρ=$\frac{m}{V}$=$\frac{63.4g}{20c{m}^{3}}$=3.17g/cm3=3.17×103kg/m3
故答案为:(1)天平;左;(2)左;63.4;(3)20;(4)3.17×103

点评 固体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都是测密度实验中最基本的技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POS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的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能反应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40克;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81.4克,如图甲所示;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为40mL,如图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为1.035克/厘米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由于将酸奶从烧杯倒入量筒时不能完全倒干净,造成所测体积偏小,从而计算出的密度偏大.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把与下列过程相关的物态变化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用蜡水浇铸模型凝固. 
(2)冷藏的瓶子在常温下外表出汗液化.
(3)点燃的蜡烛“流眼泪”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3×105千克,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3×106牛.(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有一根最多能承受4牛力的绳子,用它将一个密度为0.6×103千克/米3,质量为0.9千克的木块固定在水中(如图所示),绳子会断吗?请通过计算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为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敏同学利用电压一定的电池、滑动变阻器、一堆大头针、铁钉以及长导线作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

(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他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不同的位置时,观察到了图中甲、乙两种情形,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线圈匝数相同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如图丙,将两个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图丙的情形可知:在线圈中的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如图,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5cm的透镜继续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放大实像,光屏应该(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向上移动D.保持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