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cm3,液体的密度是 kg/m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街道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据此 (“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他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为 联(填“串”或“并”);家用照明电路中,每个用电器和控制它的开关的连接方式为 联(填“串”或“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马镇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江阴杏春桥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表示的意思是: ,一辆总重为192000N的卡车质量是 ;这辆卡车 通过这座大桥.(填“能”或“不能”)(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马镇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小

B.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C.c物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D.ρa:ρb:ρc=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测量一块不规则小矿石(质量分布均匀)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左端 处,发现天平指针的左右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调.

(2)用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小矿石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小矿石放入前后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 cm3,矿石的密度为 g/cm3,等于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体积为90cm3的冰块(ρ冰=0.9×103kg/m3)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kg,水的体积是 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 1.0×103kg/m3 B. 1.16×103kg/m3

C. 1.75×103kg/m3 D. 1.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一个重为40N的铅球在地面上向右滚动,请在图1中画出铅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小车受到大小为6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个拉力.(作用点在A点)

(3)如图3所示,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等九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小芳等同学“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步骤:

A.按图甲所示接好电路.

B.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1.

C.

D.保持滑片P不动,用电压表测出A、B两点之间的电压U.

E.移动滑片P的位置,重复步骤B、C、D两次.

(2)实验中,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灯泡的亮度 (填“变量”、“变暗”、“不变”).

(3)小明同学某次测得电阻R0两端的电压如图丙所示,断开开关时,发现电压表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则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 V.

(4)小芳同学按图(甲)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读数,经检查:除灯L和定值电阻R0外,其余都没有问题,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应将电压表接 (填L或R)两端.

(5)讨论交流:纠正错误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另一小组的小芳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你认为 的结论更合理.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