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在常温常压下,6×106J热量被100kg 20℃的水完全吸收后,其水温升高到多少℃?

分析 知道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和质量,利用△t=$\frac{{Q}_{吸}}{cm}$求水温度升高值,知道初温,进而求出水的末温.

解答 解:
水吸收的热量:Q=6×106J,
由Q=cm△t得水升高的温度:
△t=$\frac{{Q}_{吸}}{cm}$=$\frac{6×1{0}^{6}J}{4.2×1{0}^{3}J/(kg•℃)×100kg}$≈14.3℃,
末温:
t=20℃+14.3℃=34.3℃.
答:水温升高到34.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Q=cm△t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热敏电阻常用在空调、电冰箱、热水器等与温度控制相关的家用电器上,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制成;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流 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在石锁高速公路上实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某区间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主要参数值
  航母总质量(包括舰载飞机)6×107kg
每架舰载飞机的质量5150kg
每架舰载飞机与甲板的总接触面积5000cm2
航母正常航行速度54km/h
航母以正常航行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3.6×10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我们对“图象”并不陌生,在地理课本上常见的“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就是图象,由于图象表示一个量(如温度)随另一个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很直观、很想想,所以各门学科都能经常利用它.在生活中,我们用热水给婴儿冲奶粉后,常常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奶瓶的温度下降到我们认为不再使婴儿烫嘴时,才能喂奶给他喝,假定温水为30℃,奶水的温度是90℃,请你用图象描述整个过程中两种液体(奶水和盆中的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内能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铜块投入炉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投入量热器的水中,水从22℃升高到40℃,将此铜块放在沸水中10-15分后,投入到等量的22℃水中,水温升高到26℃,求炉火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在下列估测结果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cm.
(2)你用的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的质量大约是3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太阳能是一种廉价的无污染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从有关资料获悉,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阳光的表面接受到的热辐射为J=1.2×103焦/(米2•秒)(这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面积每秒钟接受到1.2×103焦的热辐射能量).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千米,地球接受太阳热辐射的有效面积,可以简化为以地球半径为半径的圆面积.假若将来人类能将地球接受到的太阳热辐射能量的1%加以利用,则在一昼夜之内,利用的太阳能相当于多少度电?这些能量相当于多少优质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昼夜的时间为8.64×104秒,优质煤的燃烧值为3.0×107焦/千克,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发现夏天水泥路面上洒水后水很快便消失了,为探究“水的消失”的具体原因,小明进行了猜想:
猜想一:水蒸发了.
猜想二:水泥路面本身就吸水.
(1)若猜想一正确,水泥路面上的水干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吸热(填“吸热”或“放热”)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在水泥路面上洒水后,又从冰箱中拿出了一瓶冰冻的饮料放在路面的上方,很快饮料瓶上出现了小水珠.由此小明认为路面上的水消失的原因是水发生了汽化,然后遇到冷的饮料瓶又液化成小水珠吸附在瓶子上,所以猜想一是正确的.你认为小明的探究结论准确吗?不准确(填“准确”或“不准确”),理由是空气中本来就有大量水蒸气.
(3)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取一块水泥路面样品和同样形状的不吸水的样品.
(b)在相同环境下量出两份质量相同的水,倒在两块样品上,保证水的表面积相同.
(c)放在阳光下,确保它们的温度相同.
(d)观察和比较两块不同样品上的水消失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滑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他进行了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以下实验步骤顺序合理且误差较小的是B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
(3)由图乙、丙可知,矿石的质量为52g,矿石的密度为2.6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