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分析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

解答 解:
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升华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某人用一大小为100N的力推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前运动,突然他发现前边有一障碍物,他立即改用一大小为100N的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在靠近障碍物时停下来,则在此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是2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强在进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亲你完成下列步骤: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当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右端(选填“左端”或“右端”).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0,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
(4)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A端移动.
(5)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探头和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当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探头将带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当风速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将不变(以上两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站在沙地上的一名中学生要搬走木箱,已知他鞋底与沙地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估计木箱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1000PaB.7000PaC.10000PaD.200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的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规格为“10Ω、1A”和“50Ω、1.5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
(1)图甲所示是小明连接的部分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后,小明立即发现小灯泡发光过亮不能进行实验,为了完成实验,接下来他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换接“50Ω、1.5A”滑动变阻器重新实验.
(3)小明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绘制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625W.小明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不同时,灯丝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
(4)根据I-U图象可知,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075W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小伟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放了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汤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3D电影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与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15cm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放映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李海同学想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小石块和西线测量某液体的密度,请你帮助他写出实验步骤及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赵津又利用测量的数据算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frac{G-F}{(V′-V)g}$.
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frac{G}{(V′-V)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