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铝壶内装有2.5kg的水,其温度为20℃,若将水烧开,需要给水提供多少焦热量?
[c水=4.2×103 J/(kg·)]
8.4×105J
根据题意,已知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所以根据公式Q= cm△t,即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解:水吸收的热量:Q= cm△t=4.2×103 J/(kg·℃)×2.5kg×(100℃-20℃)=8.4×105J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吸收了2.52×106J的热量后,这些水的温度能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c=4.2×103J/(k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C.较低的凝固点D.较高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0
28
8
2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⑴比较1、2记录,得出结论: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
⑵比较3、4记录,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比较1、3记录,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几位同学为了研究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入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电热器给它们加热,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100
20
28
4
2

200
20
28
8
3
煤油
200
20
24
2
4
煤油
200
20
28
4
(1)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有关。
(2)比较_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苏州属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 (   )
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热大,砂石的比热小
C.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干泥土的比热容是0.84×103J/(kg·℃),一筐干泥土,倒掉一半,筐内剩下干泥土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图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下:

(1)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         的不同;也可以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热的热量多,表明      的吸热能力大。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300
20
30
12
煤油
300
20
30
6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请你运用同样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___________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