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明和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动他们。
(1) 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_________。实验说明了_________。
(2) 若小华所用的拉力为20N,则小明和小杰受到的拉力分别为_________N、_________N(摩擦忽略不计)。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重为8牛的物体静止在水中,物体的体积为5×10-4米3 , 物体所受的浮力为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当剪断连接物体与测力计的细线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中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1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N(不计杠杆重);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声波和电磁波传递信息时都需要介质
B.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D.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2)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如图乙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个钩码。
(3)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小明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然后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4)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如图丁所示。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推动物体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摩擦力为F,当往这物体上放一重物后,继续推物体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
A. 等于F B. 小于F
C. 大于F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记录表.
(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用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法。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将_________(“两根不同”、“同一根”)弹簧压缩_________(“相同”、“不同”)长度,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测出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_________能。
(4)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②和_______的数据进行计较分析,若_________,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在分读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减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