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我们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时,总发现鱼被放大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得到解决.我们在实验中:
(1)成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你解决的方法是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
(2)保持凸透镜不动,要使所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蜡烛应向右(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应向右(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应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幻灯机.
(3)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怎么也找不到烛焰的像了,但是透过凸透镜却看到了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请你解释圆形鱼缸中的鱼被放大的原因:鱼缸和水相当于放大镜.

分析 (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并且要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与物的左右、上下都相反.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同时要掌握幻灯机或投影仪、放大镜的制作原理.
知道幻灯机或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 解:(1)由图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偏低,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同时还可以将光屏向上移动.
(2)要使成的实像更大,应减小物距,所以蜡烛应靠近透镜而向右移动,同时要增大像距,所以光屏应远离透镜而向右移动.幻灯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继续移动蜡烛后光屏上怎么也找不到烛焰的像了,这说明此时蜡烛在焦点之内,成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鱼缸中的鱼放大,是鱼缸相当于放大镜.
故答案为:(1)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2)向右;向右;幻灯机;(3)鱼缸和水相当于放大镜.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在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要掌握凸透镜成像中各器材的摆放要求,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理解倒立实像的实际含义.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内容,做到举一反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如图是小明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请在图中的虚线方框内填入一个矫正视力的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
A.推力小于重力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D.集装箱惯性很大,推力小于惯性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置两个等质量的柱形容器,朝里倒入等质量的水后,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       FA=FBB.pA=pB             FA<FB
C.pA<pB        FA=FBD.pA>pB         F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E、B、C、D、A.(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C、D步骤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2)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10cm,当蜡烛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较暗(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200cm处移至距透镜1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10cm.透镜的焦距约为10cm,判断的依据是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约等于焦距.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大(偏大、偏小、等于).
(2)小明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
(3)如图2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放大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动,移动距离s′大于s.(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当在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后,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眼睛能(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蜡烛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眼睛不能(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道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左(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B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变暗(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用到三只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蓄电池(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并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实验中将10Ω电阻换成5Ω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端移动B(填“A”或“B”),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手和眼睛的分工是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眼睛注意观察电压表示数.正确操作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该同学将20Ω的电阻换上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移不到2V,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4)该实验小组同学又找了一个小灯泡换下电阻R,接着探究了小灯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测得了多组数据,画出了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他们画出的图象可能是A,理由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增大/减小/不变).
(5)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然后将灯泡从灯座中取走,电流表没有(有/没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通电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前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a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2.6V,电流表的读数为0.26A.
(3)移动滑片P,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析试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写出两条):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