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分析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答 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正确;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变小了,粉状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等相关说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汽车紧急刹车过程中,会在公路上留下车胎的擦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擦痕是由于刹车后摩擦增大造成的
B.擦痕越长,说明车的惯性一定越大
C.汽车刹车过程中,其惯性越来越小
D.刹车能使汽车迅速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家庭中使用的电灯、电冰箱等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某小区居民在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中,自觉将总功率为2000千瓦的用电器停止工作1小时,可节约用电2000千瓦•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灯泡L标有“3V 0.9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实验中为了保证所有元件的安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电路中,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Ω
B.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1.2W~3.6W
C.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A~0.6A
D.该电路中,电灯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4W~0.9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B.6cmC.7cmD.1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500g的矿泉水,温度由15℃升高到35℃,矿泉水吸收了4.2×104J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婷婷同学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为水平向左
B.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为20N,如果他将推力增大到30N,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又为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