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

凸透镜 大于2倍焦距外 光屏 倒立 缩小 实 【解析】解答: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被照的物体相当于蜡烛,胶片相当于光屏。 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胶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 检测题 题型:作图题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P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α的光路图.

光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做P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F,则F是α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与主光轴交点,即: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得出入射点O,再根据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 第十章 浮力 题型:填空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深桶中,溢出90g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这个物体在水中将会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取10N/kg)

0.9 下沉 【解析】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所以浮力为: ; 物体的重为: ;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时,物体下沉。 故答案为:(1). 0.9 (2). 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用普通照相机拍摄不同景物时要调节镜头,使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摄影术语称为“调焦”,其实这种操作并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利用________控制进入镜头光的多少,或者是用__________控制曝光时间。

根据物距调节像距 光圈 快门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实验中的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照相机的调焦是指当改变物体和镜头的距离时,要根据物距调节像距。为了适当控制曝光量,要调节光圈,还可以用快门来控制曝光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晓彤用两个可以套在一起拉动的硬纸筒,自制了一个简易照相机,外筒上装有凸透镜,内筒的一端蒙一块半透明纸,如图所示。晓彤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到______________的像。若晓彤拿他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需要将内筒向___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原位置”)方向移动,才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

倒立、缩小、实 远离凸透镜 【解析】用简易照相机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因此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简易照相机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物距减小,要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内筒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透镜 课后练习题 题型:作图题

画出图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透镜 课后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某次实验时,在暗室中需要用平行光照亮一个物体。可身边只有一个不知道焦距的凸透镜和一个可以发光的小灯泡,应该怎么办?

(1)让太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所有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的会聚点,因此叫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焦距;(2)根据光路是可逆的,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射出,这样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平行光。 【解析】解答:(1)让太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所有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的汇聚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州市2017-2018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综合测试卷(A)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为20 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 min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

A. 30. 8 m B. 30 m C. 29. 3 m D. 28.6 m

B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车的速度是v=20m/s,运动时间是t=1min=60s,所以,车1min行驶的路程是:s=vt=20m/s×60s=1200m,又因为行驶的路程等于41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所以,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是:s′=1200m/41?1=30m,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B. 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C. 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D. 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C 【解析】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由P=ρgh得:深度最小的a密度最大,深度最大的c密度最小,故ρ甲 >ρ乙 >ρ丙 ,由图可知a、b、c三点到杯底的深度相同,即h相同,由P=ρgh得密度大的压强大,则a、b、c三点以下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下 >P乙下 >P丙下 .又因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上 =P乙上 =P丙上 ,所以整个液体对容器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