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有两个正方体塑料块,B的边长为l,A的边长是B的边长的2倍,A的密度为0.5ρ,求:
(1)塑料块A的重力;
(2)A、B分别放在水平地面时,B对地面的压强是A对地面压强的4.5倍,B的密度是多少?
(3)如图所示,将B置于A上表面后放入一个水平放置、底面是正方形,其边长是B的边长3倍的水槽,向水槽注入多少体积水后A的底面刚好能离开水槽?

分析 (1)已知正方体塑料块A的边长,可以得到其体积;知道塑料块A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其质量,根据G=mg求出其重力;
(2)已知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利用柱体压强公式p=ρgh可求出B的密度;
(3)已知B正方体的边长,可以得到其体积;知道B的密度和体积,可求出B正方体的重力;
向水槽中注水时,两个正方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时(恰好漂浮),A的底面就能离开水槽,结合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
比较两物体离开底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A的体积,可求出B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B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和B的底面积,求出B浸入水的深度;
已知容器的底面积、浸入水中的总深度、排开水的总体积,可求出向水槽中注入水的体积.

解答 解:由题可知:lA=2l,lB=l,ρA=0.5ρ
(1)正方体塑料块A的体积:VA=(lA3=(2l)3=8l3
根据G=mg和ρ=$\frac{m}{V}$可得,塑料块A的重力:
GA=mAg=ρAVAg=0.5ρ×8l3×g=4ρgl3
(2)正方体A、B分别放在水平地面时,A对地面的压强:
pA=$\frac{{F}_{A}}{{S}_{A}}$=$\frac{{G}_{A}}{{S}_{A}}$=$\frac{{ρ}_{A}g{l}_{A}^{3}}{{l}_{A}^{2}}$=ρAglA
同理可得,B对地面的压强:pBBglB
已知 pB=4.5pA
所以,ρBglB=4.5ρA glA
则B的密度:ρB=4.5ρA$\frac{{l}_{A}}{{l}_{B}}$=4.5×0.5ρ×$\frac{2l}{l}$=4.5ρ
(3)塑料块B的体积:VB=(lB3=l3
塑料块B的重力:
GB=mBg=ρBVBg=4.5ρ×l3×g=4.5ρgl3
正方体A、B受到的总重力:G=GA+GB=4ρgl3+4.5ρgl3=8.5ρgl3
注水后,A的底面刚好能离开水槽时,整体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与总重力相等,
则浮力:F=G=8.5ρgl3
根据FgV可得,排开水的体积:
V=$\frac{{F}_{浮}}{{ρ}_{水}g}$=$\frac{8.5{ρ}_{水}g{l}^{3}}{{ρ}_{水}g}$=8.5l3
因为VA=8l3,所以V>VA,说明B物体有一部分浸入水中,
则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B排=V-VA=8.5l3-8l3=0.5l3
B物体浸入水中深度:hB浸=$\frac{{V}_{B排}}{{S}_{B}}$=$\frac{0.5{l}^{3}}{{l}^{2}}$=0.5l,
此时水的深度:h=lA+hB浸=2l+0.5l=2.5l,
由题意可得,容器的底面积:S=(3l)2=9l2
由图可知,Sh=V+V

所以,向水槽中注入水的体积:
V=Sh-V=9l2×2.5l-8.5l3=14l3
答:(1)塑料块A的重力为4ρgl3
(2)B正方体的密度为4.5ρ
(3)向水槽中注入水的体积为14l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应用,其中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粗细均匀的固体,可利用公式p=ρgh分析其产生的压强;本题的难点是第3问,解答此问的关键是确定B物体是否浸入水中以及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图中,木块的长度是1.6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并记录到表中.
③如表是三组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
A.小芳得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B.小明得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C.小华得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的两倍.
实验次数a处的
电流Ia/A
b处的
电流Ib/A
c处的
电流IC/A
10.110.110.22
20.220.230.45
30.250.250.50
(1)上述结论中不具有普遍性的是:AC(填序号),你认为得出这样结论的可能原因是:选用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正确结论是:B(填序号).
(2)在使用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后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两种情况.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A
A.电流表所选量程过大    B.电流表坏了
C.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   D.电流表所选量程过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明探究“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将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请你在图中只改动一处,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现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大于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就向右(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3)小明在实验中得出如图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
U=3V电阻/Ω51015
电流/A0.60.3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U0=2.5V).
(1)小欣小组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电路尚未连接好,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2)小欣小组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都不亮,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灯断路;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3)小姚小组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如图丙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
①开关S拔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任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开关S拔到位置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I2,则灯泡的电阻RL=$\frac{{I}_{1}R}{{I}_{2}{-I}_{1}}$(请你用R、I1、I2表示),再根据P0=U02/RL,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按此方案测量,发现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原因是灯泡两端电压不是额定电压,灯泡的电阻不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仔细分析后,他们认为要准确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只需将上述步骤①改为:将开关S拔到位置1,移动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I1=$\frac{{U}_{0}}{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角θ物块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
W/J
总 功
W/J
斜面的机械效率
130°5.00.64.21.23.05.0
230°3.00.62.51.21.860%
345°3.00.82.81.22.43.4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移动左(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3.0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A(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杂技演员进行蹦床表演时,如图所示的演员对蹦床施力的同时,也被蹦床弹起,图中的描述能反映出哪些与力有关的知识?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物体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并看清分度值.某实验小组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四位同学的做法分别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D;医生给小红测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小红的体温是37.9℃.使用体温汁测体温时必须注意(写出一点):使用前要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小毅参加了12月25日的2016年福州国际马拉松赛,他跑完马拉松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1.05×107J.问:
(1)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3.5×107J/m3]
(2)若用这些天然气来烧水,可以使30kg的水温度升高5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天然气灶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