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5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J.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2V
B.R1的阻值为6Ω
C.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Ω
D.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6:9

分析 由电路分析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由滑片的移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可知滑片滑到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则由欧姆定律可表示出滑片在不同位置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电阻间的关系,联立可解得R1与R最大值之间的关系及电源的电压;
(2)根据Q=$\frac{{U}^{2}}{{R}_{\;}}$t求得R1的阻值,则可求得R的最大阻值;
(3)先求出滑片在中点时和滑片在b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之比,利用P=I2R求出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解答 解:由电路分析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当滑片在中点时,电流中电流:
I1=$\frac{{U}_{1}}{\frac{1}{2}R}$=$\frac{{2U}_{1}}{R}$=$\frac{2×4V}{R}$=$\frac{8V}{R}$,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
U=I1R1+UR=$\frac{8V}{R}$×R1+4V,
当滑片滑到b端时,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压表示数应增大,
即滑片滑到b点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2=4V+2V=6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2=$\frac{{U}_{2}}{R}$=$\frac{6V}{R}$,
则电源电压:
U=I2R1+UR′=$\frac{6V}{R}$×R1+6V,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frac{8V}{R}$×R1+4V=$\frac{6V}{R}$×R1+6V,
解得:R1=R,
则电源的电压:
U=I1R1+UR=$\frac{8V}{R}$×R+4V=12V,故A正确;
(2)当滑片滑到b点时,R1两端电压为U1=12V-6V=6V,
由Q=$\frac{{U}^{2}}{{R}_{\;}}$t可得,R1的阻值:
R1=$\frac{{U}_{1}}{{Q}_{1}}$t=$\frac{(6{V)}^{2}}{60J}$×15s=9Ω,故B错误;
因R=R1,故R的最大阻值为9Ω,故C正确;
(3)滑片在中点时和滑片在b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之比:
$\frac{{I}_{1}}{{I}_{2}}$=$\frac{\frac{8V}{R}}{\frac{6V}{R}}$=$\frac{4}{3}$,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frac{{P}_{1}}{{P}_{1}′}$=$\frac{{{I}_{1}}^{2}{R}_{1}}{{{I}_{2}}^{2}{R}_{2}}$=($\frac{{I}_{1}}{{I}_{2}}$)2=($\frac{4}{3}$)2=$\frac{16}{9}$,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已知量较少,故无法直接求出结果,所以其难点在于学生能否准确地建立方程;在电学中此类采用方程法求解的题目较多,应根据题意灵活设定未知量,列出方程才能准确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安全用电,把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与灯泡连入电路,同时控制灯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建造高楼大厦时,其地基大多采用箱式基础.所谓箱式基础,就是把整栋大楼占地范围的地皮掏空挖深,然后填上钢筋混凝土.采用箱式基础的优点见下表,试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箱式基础会有这两个优点?将下表空格处补充完整
地基采用箱式基础的优点运用物理知识解答
1、可有效防止地皮大幅度下陷
2、增大了大楼的稳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A.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B.用手摸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并与水充分接触;
D.立即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1)上述步骤D是错误的,应改为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将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BACD.(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加盖)、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加热,可观察到:
(1)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2)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3)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气产生,这是通过蒸发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如图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丙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甲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6020645
食用油60206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实验表明水吸热的能力更强(选填“水”或“食用油”).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甲乙两个同学重力之比是5:4,其中甲同学质量为60kg,则已同学的质量是48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相同,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B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t时,断开S2.”因为C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D液体比热容大.
(3)该过程A烧瓶中2kg的液体从20℃升高到70℃,已知该液体的比热容4.2×103J/(kg•℃)求:
①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②如果这部分能量由煤气完全燃烧提供,则需要多少克煤?已知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质量为0.5kg,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为4.9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