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无盖酒壶
古人的智慧常常令人惊叹,例如这个五代时期的无盖酒壶,距今有1000 多年的历史了,但它的设计依然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壶的壶盖部分和壶身是一体的,无法打开,需要从壶底的梅花眼注酒.这个酒壶的精妙之处在于,无论壶体怎么倾斜,里面的酒都洒不出来,更不会从梅花眼露出来.
无盖酒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其壶内设计了特殊结构--有A、B 两只隔水管,其中隔水管A 与壶底部的注水口相连,隔水管B 是由壶嘴的出水口向下延伸形成.这一结构看似简单,却运用了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向壶内注水时,若水从壶嘴外流,表明水已注满(图丙),这时水面的高度取决于隔水管B 的高度;将壶翻转过来,若水面不超过壶嘴出水口和隔水管A 的高度(图丁),水将不会流出来,这就是倒装壶的神奇之处.如此设计可谓浑然天成,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1)丁图中正立装水的无盖酒壶,当其静止放置时,壶嘴液面和壶内液面是相平的.
(2)观察图丙,倒装壶能够装的水的多少是由隔水管B决定的(选“A”或“B”).

分析 根据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据此结合图形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 解:(1)由丁图可知,正立装水的无盖酒壶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连通器,所以当其静止放置时,壶嘴液面和壶内液面是相平的.
(2)如图丙所示,通过梅花形注水口向壶内注水时,如果水面高度超过壶嘴处的隔水管B,水便会从壶嘴外溢,表明水已灌满,所以,此壶能够装的水的多少是由壶嘴处的隔水管B所决定的.
故答案为:(1)相平;(2)B.

点评 此题考查连通器原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紧扣连通器原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和m的大小关系是m=m;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和V的大小关系是V<V;两次所受的浮力F和F的大小关系是F<F;两次杯底对桌面的压强p和p的大小关系是p=p.(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省力B.轮轴一定省力C.滑轮一定省力D.斜面一定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镊子
B.
撬棒
C.
启瓶器
D.
扳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两位同学参加登山比赛,他们同时从山脚出发,已知甲的体重等于乙体重,且甲先到达山顶.则甲、乙两位同学登山的功率(  )
A.甲一定大于乙B.乙一定大于甲C.甲和乙相等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1中物体A的长度是3.10cm,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热气球由于受到浮力腾空而起,气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B.气球C.球内的空气D.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根据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为天平测量某一物体时的示数,质量是117g;
(2)图乙中女生向左推男生,结果自己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图丙中加热后密闭易拉罐,易拉罐变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4)图丁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18所示,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话,那么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受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在刚刚开始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依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的“发动机”将是重力势能,即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它是由于物体和地球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过山车来说,它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的能量.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这就是为什么在设计中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略矮一点的原因.
过山车最后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过山车中部的重心最高时,重力势能最大,而当尾部到达最高点时,重心位置已经不在最高位置,已经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了.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够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就会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因为重心正在加速向下运动.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飞出去.中前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过山车的重心在“身后”,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重心越过高点被重力推动.
(1)过山车上升阶段,其重力势能增加.(填“增加”、“减少”、“不变”)
(2)过山车在轨道的最低处,运动最快,动能最大,说明物体的动能同速度大小有关.
(3)设计师所设计的过山车轨道中,过山车依次通过的竖直回环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的原因是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产生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
(4)在过山车运行起来以后,坐在过山车不同位置的乘客,通过某一竖直回环的最高点时,乘坐在车尾部(选填“车中部”、“车尾部”)通过时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