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图甲所示电路,当滑片由A移动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8Ω.

分析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电路结构确定合适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然后又图示图象求出电源电压;
再由图示图象求出电压对应的电流,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答 解: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当滑片在B端时,只有灯泡接入电路,此时电路电流最大,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最大电流对应的电压是6V,则电源电压U=6V;
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当滑片位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象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电压:UL=2V,电路电流:I=0.5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R=U-UL=6V-2V=4V,
由I=$\frac{U}{R}$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frac{{U}_{R}}{I}$=$\frac{4V}{0.5A}$=8Ω.
故答案为:6;8.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由图示图象求出电压对应的电流,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刻度尺,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变阻器的最大值是10Ω,电阻R为20Ω,AB间的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当滑片P从上往下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从8V到12V.通过定值电阻R的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孙楠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将电源,定值电阻R,电流表,电阻箱R′和开关串联接入电路.并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电阻R/Ω51525
电流I/A0.60.30.2
问:(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并指出所换用器材的作用.
(2)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个小灯泡在2.5V的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如果把它接在6V的电源上使用.问:
(1)应在电路上串联还是并联一个电阻?
(2)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是小慧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活动中的实验过程.

(1)实验中要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在本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如果可以补充钩码、木块(填器材名称),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只要求写出一个实验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了对付无孔不入的恐怖袭击,英国安全部门最近为包括首相在内的几位内阁政要引进一款全新的“宝马760”型防弹车,如图.它的质量达3吨,行驶最高速度达每小时155英里,提供了21世纪保护一国首相所需的各种功能.那么:
(1)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若它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1倍,则汽车受到的合力是多少?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3)由于车身底盘的质量很大,重心较低,你认为它的好处在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R3=6:2:3,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阻R1的电功率为P1;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2;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电压表的示数为U3;电阻R3的电功率为P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rac{{U}_{1}}{{U}_{3}}$=$\frac{5}{4}$B.$\frac{{P}_{1}}{{P}_{3}}$=$\frac{25}{32}$C.$\frac{{I}_{1}}{{I}_{3}}$=$\frac{5}{8}$D.$\frac{{I}_{1}}{{I}_{2}}$=$\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发现:生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鸡蛋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呢?他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在烧杯A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放在水中,鸡蛋浸没在水中,然后向水中加食盐,当鸡蛋恰好悬浮时,将鸡蛋取出.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如图1所示.
A.用天平测量烧杯B和剩余食盐水的总质量m1
B.将烧杯A中适量食盐水倒入烧杯B中,用天平测出烧杯B和食盐水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B中一部分食盐水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盐水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C、A(填字母序号).
(3)由图1可得量筒中食盐水的体积为40cm3,鸡蛋的密度是1.1×103kg/m3
【拓展】
小明回家后又想测熟鸡蛋的密度,他把熟鸡蛋放入水中发现它也下沉,于是他找来家中的一个柱形薄壁(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计)的透明杯子、小米、刻度尺、水盆和适量的水,进一步测出了熟鸡蛋的密度.请你帮小明将后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熟鸡蛋密度的表达式.
①向杯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1
②将鸡蛋浸没在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2
③取出鸡蛋,将杯内水倒净并擦干,放入适量小米,如图2漂浮在水盆内(放小米的目的是使杯在水中不倾斜),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3
④将熟鸡蛋放入杯内小米中,杯子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4.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为ρ=$\frac{{h}_{4}-{h}_{3}}{{h}_{2}-{h}_{1}}$×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