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比较步骤1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3)钢球从斜面上滑下后,碰撞到斜面底端水平放置的木块后继续向前运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如图甲所示,设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钢球与木块碰撞前的动能为Ek,则EK>W(>/</=).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拿走木块,先后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在相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此现象,小刚得出了动能与速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合理(合理/不合理)

分析 (1)动能的大小通过小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来体现.
(2)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研究与速度关系时要保证质量相同,速度不同;研究与质量关系时,要保证速度相同,质量不同.
(3)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如果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保证运动速度相同,应该使不用质量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滑下.

解答 解:
(1)在步骤1和步骤2中,A点高于B点,同一钢球在A点处具有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处的重力势能;钢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钢球从A点释放时,滚动到水平面时的动能较大,速度也较大.
物体的质量相同,速度不同,因此是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2)步骤1和步骤3控制钢球在斜面上的初始位置相同,滚动到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改变钢球的质量,则是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动能,推动木块运动时,一部分动能转移给木块使木块运动,一部分克服摩擦,转化成内能,故则Ek>W;
(4)相同的表面对小球的阻力是相同的,通过观察小球滑行到静止的距离大小可以判断出小球的动能大小,即球滑行到静止的距离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可以得出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该实验方案合理.
故答案为:(1)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2)1;(3)>;(4)合理.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实验.通过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通过实验过程在不同实验中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固定玻璃板,此操作过程需注意的是使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小明将棋子平行于玻璃板向左移动时,棋子所成像平行于玻璃板向左(选填“平行于玻璃板向左”、“平行于玻璃板向右”、“垂直于玻璃板向外”)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C.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6.如图,根据小磁针N极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和电源正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它们的电阻分别为R1、R2.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这个实验也可以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定值电阻R0来完成,要求电压表示数越大,说明镍铬合金线的电阻越小,则电压表应与R0(电源/R1/R2/R0)并联,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微型电风扇,有快、慢两档,由一节干电池供电.请用电动机符号、单刀双掷开关符号(中间黑色金属片可分别向上、向下接通上下两个接线柱)和两个定值电阻(R1、R2)、导线、电源在虚线框内画出小明设计的微型电风扇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 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用于电视遥控器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线叫做红外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是否要透过玻璃板才能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答:要.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替代玻璃板?答:不能.(选填“能”或“不能”)
(2)用与A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并标记出像的位置.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4)若将显示时间为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10: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旦增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旦增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旦增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选填“实”或“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