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剪的结构示意图,当用力向下压时,放在D处的指甲就被剪断,此时金属杆ABC是一个省力杠杆;若大拇指松开,金属杆ABC就会自动向上弹起,在这个过程中,金属杆OBD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金属杆ABC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分析 (1)对于杠杆类型的判断可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上入手;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是弹性形变的程度.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 解:(1)对于ABC,在使用时,它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故A正确;
(2)当用力向下压时,金属杆OBD具有弹性势能,若大拇指松开,金属杆OBD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金属杆ABC的动能和弹性势能.
故答案为:省力;弹性势;动.

点评 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和机械能的转化的知识,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 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为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分析图丙,当增大拉力F3,使物体A加速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物理学中,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需要引入不同的物理量.要比较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需要引入电功率,该物理量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9.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图为我们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下列实验中和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所示,灯泡L标有“8V,4W”字样,电源电压U=9V,电源电压及灯泡电阻均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电压表量程是0~3V,求:
(1)灯泡的额定电流;
(2)为使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3)为使整个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D.中学生50 m短跑的速度约为2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大小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不能(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不变(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虚”或“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3V 1.5W”字样,闭合S,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是6Ω,电源电压为10V,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