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对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按这样的速度到揭阳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分析 交通标志牌“8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80km/h;“揭阳市60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揭阳还有60km;
已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揭阳的距离,根据公式v=$\frac{s}{t}$求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揭阳需要的时间.

解答 解:“80”的含义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km/h;“揭阳市60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揭阳还有60km;
(2)根据v=$\frac{s}{t}$可得,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南京需要的时间:
t=$\frac{s}{v}$=$\frac{60km}{80km/h}$=0.75h.
答:按这样的速度到揭阳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75小时.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v和高度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丁)所示.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00N,小明体重500N,他站在地面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最大能提升多重的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上升了0.2m 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若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为50N,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多大?
(3)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很多物理学家及他们对物理学作出的贡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开辟了人类的电气时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小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答用刻度尺测量或用圆规比较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等于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答:有时感觉是不可靠的或要准确判断需进行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中,用电流表只测通过L1的电流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经常出现物体带电的情况,你知道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
使物体带电有这么几种方法:
(一)摩擦起电:实验室经常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相互摩擦起电.其实.日常用的塑料梳子、笔杆、塑料尺子与头发或腈纶针织物也极易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二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根据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的大小不同,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起电顺序表:兔毛--玻璃--羊毛--丝绸--铝--木--硬橡胶--硫磺--人造丝…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两物质顺序相隔越多,起电的效果就越好.
(二)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或从带电体跑到不带电体上,或从不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体上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三)感应起电:将一带电体A靠近与大地绝缘的导体B的左端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与A相反的电荷,右端聚集与A相同的电荷.如图所示,这就是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其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若用兔毛与木条相互摩擦而带电,兔毛带正电.
(3)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上述三种带电方法中的摩擦起电.
(4)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叫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或传播条件的是(  )
A.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来电号,却听不到手机呼叫
B.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放入水中会产生水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