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答案】分析:(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解答:解:(1)如图,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作用下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a)、(b)实验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不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3)(a)、(c)实验压力大小一定,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压力大小;(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点评:(1)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需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通州区一模)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1)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该
相等
相等

(2)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D
D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
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3)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4)小红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将同样的烧瓶AB中的煤油装满,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内液体体积的变化.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B
B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B.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扬中市模拟)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乒乓球多次弹开
乒乓球多次弹开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转换法
转换法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声音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若使发出更大的声音,被弹开的距离也变得更大.此实验说明振动的
振幅
振幅
越大,发出声音的
响度
响度
越大.在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如图2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敲响右边的,左边的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的泡沫
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通过
空气
空气
把振动传给了左边的,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
不会
不会
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介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乒乓球会弹开
乒乓球会弹开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或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显示出来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或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显示出来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转换法
转换法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并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
不动
不动
(弹开/不动),这说明了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液体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
精英家教网
(1)这两个烧瓶中所盛液体的质量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明查阅物理书比热容数据(见图2)后,决定选用煤油而不选用较易得到的水进行实验.选择煤油完成这个实验有什么好处?
 

(3)实验时,小红将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接入电路中,这是为了
 

(4)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产生的热量较多.
(5)小红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将同样的烧瓶AB中的煤油装满,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内液体体积的变化.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A.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B.通过小灯泡的亮度判断接入电路中不同材料的导电能力
C.让不同的纸团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
D.根据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数据画出函数图象,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