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控制变量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当我们研究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时,常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l:液体压强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猜想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猜想1和猜想2是正确的.
对于猜想3,小奕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利用橡皮管将漏斗、一端扎有橡皮膜的容器连接起来,往漏斗中加红墨水至一定量,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甲),然后将漏斗提高,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加明显(如图乙).
分析:由于本实验中液体的重力大小不变,而其产生的压强却大小不等,所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1)对小奕同学的实验方案,同学们觉得是不正确的,请具体指出她的错误:没有控制物体所处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不变,只能改变重力.
(2)根据她的实验和她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分析 (1)在科学研究中,当我们研究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时,常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在探究过程中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
(2)根据她的实验和她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解答 解:(1)为了验证猜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应控制物体所处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不变,只改变液体的重力大小,小奕同学的实验方案没有做到这一点,因而同学们觉得是不正确的;
(2)根据她的实验和她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没有控制物体所处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不变,只能改变重力;
(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错误.

点评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5年5月31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如图1所示,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冲刺时,以前面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后退的
B.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8m/s
C.在冲刺阶段,运动员的惯性会越来越大
D.在100米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有一调节后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的杠杆.
(1)若在A点悬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B点悬挂2个钩码;
(2)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沿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3N;
(3)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4)若改变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平衡,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同学测出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小红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备普遍性;
(6)若小明又在杠杆右侧的某处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发现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值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左侧钩码悬挂点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测定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B.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为30g;
C.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出它们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
D.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读出食用油的体积为40cm3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0g;
(1)以上实验步骤中,可以省略的步骤是A(填写字母);
(2)根据上述步骤中的数据,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0.86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CA(填字母代号).
(2)现已测出m2是190g,根据如图中可知m1的质量为151.4克,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0.84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填“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2)下列实验步骤中: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正确的顺序是AEDCB.
(3)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cm.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次数 F1/N L1/N  F2/N L2/N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4)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的左 端将下沉(填“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以下是几位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请将实验过程中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左(左/右)旋.若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可行的操作是: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2)小红的实验步骤是: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用烧杯取适量的盐水称出其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④用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ρ.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frac{{m}_{2}-{m}_{1}}{V}$,这样的实验方案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偏大/偏小/不变).
(3)小东为了减小小红实验的偏差,重新调整了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是小东重新调整实验步骤顺序之后,在倒出适量盐水后测量的相关操作步骤.请你根据图示操作步骤,帮小东填写如表中空白处.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m/g
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
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倒出盐水的
质量m2/g
倒出盐水的
体积V/cm3
盐水的密
度ρ/kg/m3
1178433301.1×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塞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大于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变大.倒过来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吴伟同学利用清明放假期间对厦门园博苑周边的水温和气温进行了实地测量,他从早上8时开始在同一地点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湖里的水温和湖畔的气温同时测量一次,并记录数据,然后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图分别是气温和水温的曲线图.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图中实线是哪种温度变化曲线图,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