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刘同学分别选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电子天平分别测出甲、乙两物质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并记录了数据如表.
物质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
1108
22016
33024
44032
51027
62054
73081
840108
(1)分析表中的实验序号1、2、3、4(或5、6、7、8)实验中甲(或乙)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1和5(或2和6,或3和7,或4和8)实验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分析表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①对同种物质来水,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个比值与质量和体积的值无关.
②对于甲与乙两种不同物质来说,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分析 (1)分析时,要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对表格中的数据关系进行分析,获得结论;在描述结论时,要体现出相同量以及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2)要得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需要找出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即可;
(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解答 解:(1)表中实验序号1、2、3、4(或5、6、7、8)的物质是相同的,对比同表格内的三组数据,物质相同,质量和体积都按相同的倍数增大,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2)探究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时,应该控制不同种类物质的体积相同,从而比较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得出结论,所以符合条件的数据是实验序号1和5(或2和6,或3和7,或4和8).
(3)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不难看出:
①对同种物质来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且这个比值与质量和体积的值无关;
②对于甲与乙两种不同物质来说,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1)成正比;(2)1和5(或2和6,或3和7,或4和8);(3)①定值;无关; ②不同的.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能力,这类题型是常见题型,也是常考的题型.结论的成立是建立在条件的基础上的,所以分析时一定要先找条件,即相同的量,然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明在探究“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阻箱(0-999Ω)各一个,导线若干.
(1)用笔划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次数123456
电压U/V2.4
电阻R/Ω51015202530
电流I/A0.480.240.160.120.10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①第6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值是0.08A
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在原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要使实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更趋近于实际,应该:保持电压不变,再等间距地取一些电阻值,多收集几组数据(或多做几次实验)
(4)小明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知道了在他的实验中,若电流表的量程和控制电压值不改变,电阻应该在4Ω和120Ω范围内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有一款新型智能电热水壶,有高、中、低三档,并可以手动调节,它的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R1=R2=88Ω,均为电热丝,单刀双掷开关S2可接a或b.
(1)开关S1、S2处于什么状态时,电热水壶处于低温档?
(2)电热水壶处于中温档时的电流是多大?
(3)用高温档加热时,电功率是多大?把1kg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已知c=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时间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中,最能形象反映物质液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以下几种现象:(1)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2)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3)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面上铺设滚木;(4)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这些现象中,采取措施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1)、(2)B.(2)、(3)C.(3)、(4)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物体就具有能
B.一个物体具有能,它一定在做功
C.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它能够做的功一定越多
D.动能越大的物体,它能够做的功一定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
(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若被提升物重增大到600N时,则加在绳端的拉力为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用此滑轮组在4s内将重力为5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绳端拉力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的功率
(3)动滑轮的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时像的位置)

(1)当蜡烛在距透镜15cm~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太大(或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
(2)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小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小于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大,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需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