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所列实验步骤是:
A.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值.C.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几次,将数据填入表格内.
D.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请把他漏掉的主要一步,填写在横线上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把钩码挂在杠杆上,有弹簧秤拉着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知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克,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1.67
1.67
牛顿,如钩码的个数以及所挂的位置不变,弹簧秤由竖直变为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倾斜位置,而杠杆仍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读数将
变大
变大

(3)如将弹簧秤撤去,原钩码的位置和个数不变,要使杠杆平衡,应该在杠杆支点左侧A处挂上
5
5
个50克钩码.
分析:(1)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实验前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确定钩码和需要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首先根据公式G=mg计算出钩码的重,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弹簧秤的读数.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越长,所用的力越小.首先判断弹簧秤倾斜后力臂的变化,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拉力的变化情况.
(3)确定出A点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在A点应挂的钩码.
解答:解:(1)在实验前,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同学忘掉了这一步.
(2)钩码重G=mg=50×10-3kg×10N/kg=0.5N
设每格长为L.则钩码的力臂为5L,弹簧秤的力臂为3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3L=G?5L
则F=
5
3
G=
5
3
×0.5N×2≈1.67N
若弹簧秤倾斜,则其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其示数变大.
(3)由图知A的力臂为2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2L=G?5L
n×0.5N×2L=0.5N×2×5L
解得:n=5
故答案为:(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1.67;变大;(3)5.
点评: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考查了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平衡条件的应用,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9、学生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杠杆两端螺母向
端移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便于测量力臂
若在图所示杠杆中,在B处挂有4个50g的钩码,要使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在
d
处挂2个50g的钩码.由此实验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8、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中,
(1)所需的器材除了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外,还需要
弹簧测力计

(2)杠杆两端的螺母的作用是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发现左端比右端高,应将钩码向
移动(填“左”或“右”),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这样的好处是
便于测量力臂

(4)实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5)下表是某同学实验的过程记录,请把表格中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6)若某次操作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发现F1×OB与F2×OA两者并不相等,这是由于
OA不是F2的力臂
,F1×OB
F2×OA.(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是小丽和小宇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出现的情况:
(1)在进行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使它在
水平
水平
位置静止,在这一位置静止的好处是
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若杠杆被支起后,左端高右端低,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
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

(2)小丽在实验时,忘了一部分数据的记录,请你帮助完成下表: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01 1
2 0.03 4 0.06
(3)实验时,老师只给小丽10个相同的钩码,当在杠杆的左端挂上如图位置的三只钩码时,则为使杠杆平衡,小丽应在杠杆的另一端的什么位置处挂几个钩码?
六个钩码于2格处
六个钩码于2格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东台市模拟)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边旋转(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每个钩码重量为0.5N),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3格的A处挂了2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在右边
2
2
处挂上
3
3
个钩码,或在左边B处施加一个向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3
3
N的力.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便于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3)某同学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就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次数 动力
(N)
动力臂
(cm)
阻力
(N)
阻力臂
(cm)
1 2.0 5 0.5 20
你认为妥当吗?如果不妥,如何改进?
不妥,要进行多次实验,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不妥,要进行多次实验,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4)某同学利用(乙)图做实验,调整左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钩码重F2,以及由支点到这两个力的作用点的距离OA、OB.它将所得的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数学式中,发现F1×OA和F2×OB两者并不相等,这是为什么?
F1的力臂测量错误
F1的力臂测量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基本实验回顾.
(1)如图,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实验.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
有关.

(2)如图,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的作用力
大小
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使杠杆始终在
水平
水平
位置保持平衡.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明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通过比较实验的
甲、乙
甲、乙
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4)小红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图中的a、b、c、d 是实验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步骤测量的是空桶受到的
重力
重力
,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adbc(或d a b c)
adbc(或d a b c)
(填序号).

(5)小明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小桌、砝码、木块等器材,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过程,小明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