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分析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

解答 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 在第三季“中国好声音”节目中来自河南焦作市的刘双双以好听独特的嗓音成为齐秦战队的四强之一.如图为刘双双在表演现场,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弦振动产生的,演奏时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2)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光屏应在Ⅱ(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照相机(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2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在图中画出滑轮最省力的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钓鱼竿
C.
羊角锤
D.
古代捣谷用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m1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m2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C.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D.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放在水中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B.甲的密度大于乙
C.甲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D.乙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拉力为2.4N,钩码4s内上升0.2m,上升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只增加钩码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