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揭开“光直线传播”的面纱》
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在我国古代就被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光的直线传播在天文历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祖先制造了圭表和日晷,测量日影的长短和方位,以确定时间、冬至点、夏至点;在天文仪器上安装窥管,以观察天象,测量恒星的位置.
在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中,还利用光的这一性质,发明了皮影戏.汉初齐少翁用纸剪的人、物在白幕后表演,并且用光照射,人、物的影像就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看到影像的表演.皮影戏到宋代非常盛行,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轰动.
通过对光的长期观察,人们发现了沿着密林树叶间隙射到地面的光线形成射线状的光束,从小窗中进入屋里的日光也是这样.大量的观察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证明光的这一性质,大约二千四五百年前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墨翟和他的学生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虽然他讲的并不是成像而是成影,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为什么会有这奇怪的现象呢?墨家解释说,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墨家还利用光的这一特性,解释了物和影的关系.飞翔着的鸟儿,它的影也仿佛在飞动着.墨家分析了光、鸟、影的关系,揭开了影子自身并不直接参加运动的秘密.墨家指出鸟影是由于直线行进的光线照在鸟身上被鸟遮住而形成的.当鸟在飞动中,前一瞬间光被遮住出现影子的地方,后一瞬间就被光所照射,影子便消失了;新出现的影子是后一瞬间光被遮住而形成的,已经不是前一瞬间的影子.因此,墨家得到了“景不徙”的结论,,“景”通“影”,就是说,影子不直接参加运动.
那么为什么影子看起来是活动着的呢?这是因为鸟飞动的时候,前后瞬间影子是连续不断地更新着,并且变动着位置,看起来就觉得影是随着鸟在飞动一样.在二千四五百年前,能这样深入细致地研究光的性质,解释影的动和不动的关系,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墨家还从光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了投影和半影的现象.以墨家为代表的古代学者,从未停止过对于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
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四个文段中出现的“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圭表和日晷;②在天文仪器上安装窥管;③皮影戏;④小孔成像.
(2)墨翟和他的学生在做实验时,黑暗小屋墙壁上出现了“人影”,该处“人影”在形成时,没有(填“没有”或“有”)光照射在这里.
(3)在墨翟和他的学生的实验中,屋外的人不是(填“是”或“不是”)光源.
(4)为什么鸟飞行时的影子会随着它一起运动?因为鸟飞动的时候,前后瞬间影子是连续不断地更新着,并且变动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