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背心,夹层里面填充的是泡沫塑料块,这是利用它密度小的属性;剪刀刀口,菜刀刀口都很锋利,可以用来剪衣服,切食品,它们一般都是用钢制作而不用木头制作,这是利用了钢的硬度大的属性;汽车轮胎用橡胶做成,这是利用了橡胶的弹性好.

分析 ①由于人的密度比水的密度稍大,所以当人进入水中后容易下沉,穿上救生衣后可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保证人体不能沉入水底,对人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②从刀口的作用(切东西或剪东西)来分析;
③若作为轮胎,应该用弹性较大的材料,这样才可以避免颠簸及路面的损坏.

解答 解: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背心,是用密度较小的泡沫材料制成的,它能够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对人体起安全保护作用.
用来剪东西的剪刀和切东西的菜刀,都要求制作的材料硬度大一些.
汽车轮胎是用橡胶制作的,这主要是利用了橡胶的弹性大,这样可以减轻颠簸.
故答案为:密度小;硬度大;弹性.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体不同物理性质的作用,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同样重的三个实心金属块甲、乙、丙,甲和乙是铜块,丙是铝块,把甲和丙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已知铜的密度比铝大,水的密度比煤油大,则受到浮力最大的是(  )
A.B.C.D.三个都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B.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航天员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R的最大电阻为10Ω,定值电阻R0阻值为8Ω,小灯泡L上标有“3V 1.5W”字样,求:
(1)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是多少?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3)当S、S1、S2都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分别测出一组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根据所得的数据在图中作出铜块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要在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不同位置上标出对应的数值),并求出铜块的密度是8.9×103kg/m3,根据图象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成正比的关系.
m/gV/cm3
铜块117.82
铜块235.64
铜块353.46
铜块471.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活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自行车及骑自行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骑自行车水平匀速行驶时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停止蹬车,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车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将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B.桌面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又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
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
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填写序号);2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得到材料、粗细均相同的两根弹簧.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拉力大小有关.
(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弹簧的原长和对应的伸长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宇的探究过程如下:

(1)他分别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a、b、c粗细相同,d横截面细些),并在关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起,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①根据图1(c)、(d)猜想A: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②根据图1(a)和(b)猜想B: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③根据图1(b)和(c)猜想C: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小宇用压强计继续探究,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吴却观察到如图2(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小宇再作图2(b)所示的坚持,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软管与U形管接触不严或漏气
(4)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吴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不同液体中进行试验,如图2(c)所示,并记录部分实验数据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液体密度ρ(×103kg/m3U型管液面深度差H(cm)橡皮薄膜的深度h(cm)
10.8H5.0
28.010.0
31.010.010.0
420.020.0
5ρ12.010.0
624.020.0
忽略橡皮膜的影响,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序号1中的H=4cm,实验序号5和6中的ρ=1.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