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小明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a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c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小(填“大”或“小”).
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如图b所示,当把蜡烛放在d点时,小明要看到蜡烛虚像的方法是在凸透镜的右侧向凸透镜看过去.

分析 (1)根据焦距的概念,计算出焦距的大小.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

解答 解:(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f=60.0cm-50.0cm=10.0cm.
(2)P点所在物距=2f,将点燃的蜡烛放到标尺a处,此时的物距为u>2f,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像和物分居在异侧,故如果不用光屏而用眼睛直接观察此像,则眼睹应位于透镜右侧;
(3)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4)当把蜡烛放在d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故应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故答案为:(1)10.0; (2)c;投影仪 (3)小;远离;(4)在凸透镜的右侧向凸透镜看过去.

点评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还涉及到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一道常见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质的分子之间可以单独存在斥力
C.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动能保持不变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文发现:生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鸡蛋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呢?他来到实验室做实验.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他把鸡蛋放入天平左盘,正确操作后,天平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鸡蛋质量是57.2g,他又按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鸡蛋体积是52cm3,则鸡蛋的密度为1.1g/cm3
(2)小文回家后又想测熟鸡蛋的密度,他把熟鸡蛋放入水中发现它也下沉,于是他找来家中的一个柱形薄壁的透明杯子、小米、刻度尺、水盆和适量的水,进一步测出了熟鸡蛋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后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熟鸡蛋密度的表达式.
①向杯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1
②将鸡蛋浸没在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2
③取出鸡蛋,将杯内水倒净并擦干,放入适量小米,其漂浮在水盆中如图丁(放小米的目的是使杯在水中不倾斜),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3
④将熟鸡蛋放入杯内小米中,杯子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4.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为ρ=$\frac{{h}_{4}-{h}_{3}}{{h}_{2}-{h}_{1}}$×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小芳将一个螺线管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要使螺线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b(选填“a”或“b”)端移动,此时灯泡的亮度将变亮(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小组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蜡烛距凸透镜30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没在同一高度上.
(2)当蜡烛距凸透镜6cm时,光屏上没有(填“有”或“没有”)像,在实际生活中放大镜(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
(3)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用不透明硬纸板将凸透镜遮挡一半,则光屏上的像是完整(填“完整”或“不完整”)的,但像将变暗.
(4)当蜡烛从距离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处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和凸透镜间的距离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生活中的许多光学仪器上都使用了凸透镜,那么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哪些特点呢?在物理课上,小乐做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进行实验前,小乐挑选透镜时,分别用焦距都是10cm的透镜甲和透镜乙看纸上的字.观察到了如图1所示的情景,你认为他应该选择乙(选填“甲”或“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小乐选好透镜后,将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1所示太偏,这是因为他漏掉了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骤是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小乐组的同学们分工合作,一边实验擦uo做,一边将数据和有关的现象记录在表中,他们评估时,感觉其中第2次的实验记录是错误的.
实验次数 物距u/cm 成像特点 
 130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16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8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中,传统的发光物体为燃烧的蜡烛,光屏为普通的白板.组里的小伟同学对它们进行了改进:他在有方格的白纸板上装了6个发光二极管做发光物体,如图2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如图2乙所示,改进后,实验器材,在探究成像特点时,最主要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优点是稳定、更明亮;缺点发光二极管组成“T”型左右位置是否发生倒置不能体现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1)小明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小明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线处,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
(3)小明继续实验,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将平行光源、凸透镜、光屏靠在一起调节至同一水平高度.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10.0cm;
(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选填“虚”或“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幻灯机(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f 2为8cm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若想在光屛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向左移动(选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所示,该透镜焦距f=10.0cm.
(2)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系此实验现象可说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实验过程中蜡烛变短,为了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下调(选填“上”或“下”).
(4)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若给透镜戴上一副近视眼镜,要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