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一列以20m/s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前方峭壁某处鸣笛,经过3s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速度为340m/s,则鸣笛处距前方峭壁多少m?

分析 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前方峭壁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3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峭壁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峭壁的距离.

解答 解:在t=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3s=6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3s=1020m,
设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峭壁为s,
则:2s=s2+s1
解得:s=$\frac{1020m+60m}{2}$=540m.
答:则鸣笛处距前方峭壁540m.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火车行驶的距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我们实验常用的一种简单电路,这里的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是串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用尺子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尺子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尺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尺子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
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③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④实验时强调尺子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这是为了排除尺子振动幅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称这种方法为转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明用图所示电路,探究小灯泡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知小灯泡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5V).

(1)按电路图,将图2中的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移到b(填“a”或“b”)端.
(3)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2V,而电流表读数如图3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阻值为6Ω.
(4)小明移动滑片又测量了多组数据,画出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结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5)在实验快结束时,小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请你帮小明分析,电路的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寒冬人呼出“白气”液化;
“霜”的形成凝华;
“雾”的形成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有甲、乙、丙三根相同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但甲较细;乙、丙粗细相同,但乙较长,则这三根电阻丝的电阻值最大的是甲,最小的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白天,在洁净的房间里,看不清由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而在尘土飞扬的房间里,却看得很清楚.这是由于(  )
A.光不能在洁净的空气里传播B.在洁净的房间里光发生镜面反射
C.灰尘微粒对光线发生漫反射D.说不清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热传递的方法使它燃烧.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时,试管口处出现“白气“,它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