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0~15Ω);阻值为5Ω、1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开关一只和导线若干.
实验中两位同学商定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为顺利完成实验,现有电压为4.5V和6V的两电池组可供选择,则A.
A.只能选择4.5V的电池组       B.只能选择6V的电池组
C.两电池组均可选用           D.须将其变成10.5V的电池组使用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个电路.

①经过讨论,认为不应该选择图甲,其原因是因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即电阻是变化的,在实验时无法控制电阻不变.
②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选择图丙所示的电路.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对图2实物电路连接,小明在连接时还有部分线没有完成,请你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且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2)小明通过实验记录了下表格中的数据.
电压U/V0.51.01.52.02.4
电流I/A0.550.10.150.20.24
其中有一组数据明显记录有误的是0.5V、0.55A,小明选用的定值电阻是10Ω.
【分析与论证】
(3)根据上面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分析 【实验器材】
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后结合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即可判断所需电源的电压;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①②根据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判断;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根据电路图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与开关串联;
(2)根据$\frac{U}{I}$的比值不变,判断错误的数据;
(3)根据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解答 解:【实验器材】
由题意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当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约为I=$\frac{{U}_{V}}{R}$=$\frac{2V}{10Ω}$=0.2A,
若电源的电压U=4.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U-UV=4.5V-2V=2.5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frac{{U}_{滑}}{I}$=$\frac{2.5V}{0.2A}$=12.5Ω<15Ω,此电源可用;
若电源的电压U=6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U-UL=6V-2V=4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frac{{U}_{滑}}{I}$=$\frac{4V}{0.2A}$=20Ω>15Ω,所以6V或大于6V的电源不可用.
故选:A.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①②图甲因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即电阻是变化的,在实验时无法控制电阻不变;所以实验时不能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故图甲不符合题意;
图乙是两个定值电阻并联,不能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图乙不符合题意;
图丙中的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测几组数据,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故图丙符合题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根据图丙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与开关串联接入电路,
由图2可知,滑片位于最左端,要使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只需将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方接线柱与开关相连即可,如图所示:

(2)根据$\frac{U}{I}$是定值,即电压与电流之比为定值,$\frac{{U}_{2}}{{I}_{2}}$=$\frac{{U}_{3}}{{I}_{3}}$=$\frac{{U}_{4}}{{I}_{4}}$=$\frac{{U}_{5}}{{I}_{5}}$$≠\frac{{U}_{1}}{{I}_{1}}$故第一组的电流0.55有错误;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frac{U}{I}$=$\frac{1.0V}{0.1A}$=10Ω;
(3)根据上面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故答案为:【实验器材】A;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①因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即电阻是变化的,在实验时无法控制电阻不变;②丙;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见上图;(2)0.5V、0.55A;10;(3)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涉及到了电源的选择、连接实物电路图、根据数据得出结论,这些知识点中尤其是连接实物电路图是最常见的内容,也是常考的内容,一定要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江都商城的自动扶梯从地面匀速运行至二楼需30秒,某顾客在扶梯停止时匀速走上去需20秒,则该顾客从正在匀速运行的扶梯走上去的时间是(  )
A.50sB.10sC.60sD.1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雷进行了探究实验:
次数1234
材料玻璃玻璃水晶水晶
截面直径/cm3335
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较小
焦距/cm7544
(1)他第一次测得的焦距如图甲所示,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2)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红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
(3)小雷又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若其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图丙所示,应将凸透镜向右下(选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4)小雷又发现他和同学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已经探究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他想继续实验,进一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可选择的器材有: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30Ω),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图1完成实物图2电路的连接.
(2)实验中,每次更换电阻后,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读出电流值.测得的数据如表:
R/Ω51015202530
I/A0.50.260.180.140.10.08
根据数据在图3中作出I与R的图象:
(3)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理由是:电压一定,电阻的增大量相同,电流的减小量越来越小.
(4)小明想用这些器材进一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和分析,他最后选择5Ω定值电阻来完成实验,请说明他进行了怎样的实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cm;
(2)实验时蜡烛和凸透镜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上方,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光屏向上(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为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  )
A.假如失去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会处于静止状态
B.假如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C.假如没有重力,就不能再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假如没有大气压强,不能用吸尘器清理卫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方糖是一种用白砂糖精制而成的正方体糖块.现要测量它的密度,除了一些方糖块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测量方糖密度的方法,并用测得的量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铁丝的分子之间有引力;不断地摩擦铁丝,其温度会升高,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事例中,错误的是(  )
A.研究声音的传播时,在真空铃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B.由速度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和图象,运用了等价变换法
C.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运用了组合法
D.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采用与研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相似的方法,运用了分类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