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液体种类实验序号物体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物体受到浮力F(N)排开液体体积
V(cm3

ρ=1.0g/cm3
121.550
21.01.0100
30.51.5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21.60.450
51.20.8100
60.81.2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0.5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的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者2、5或者3、6可初步得出的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0.5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A(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2(甲);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2(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2(丙),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0.7N处对应标上0.8g/cm3的字样,聪明的他就将此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分析 (1)由表格可知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求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
(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求出受到浮力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②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再表格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m=ρV和G=mg求出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比较排开水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根据实验的目的可知多次实验的目的.
(5)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越大,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根据称重法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此时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位置.

解答 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G-F′=2N-1.5N=0.5N;
(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所受的浮力变大;
故可得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结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
(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G=mg=ρVg=1.0×103kg/m3×50×10-6m3×10N/kg=0.5N,
因F=G=0.5N,所以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偶然性,使实验得出的实验规律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5)根据F=ρgV可知,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所以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G-F′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G-F′=1.5N-0.5N=1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1N=ρgV-----①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
F浮酒gV-----②
因两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所以,①②两式相比可得:
F浮酒=0.8N,
此时应标在弹簧测力计的1.5N-0.8N=0.7N处.
故答案为:
(1)2;0.5;
(2)大;1、4或者2、5或者3、6;
(3)0.5;阿基米德;
(4)A;
(5)小;0.7.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图象的分析能力.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保证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要保证液体的密度一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与L2是串联;当S2断开,S1、S3闭合时,L1与L2是并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两个物体不发生热传递,这表明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内能B.热量C.质量D.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200度是近视镜片,它的焦度是2,它的焦距是0.5m,100是远视镜片,它的焦度是1,它的焦距是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观察的沸腾”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

(1)甲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实验数据:从记录数据看出,在某一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12分钟时的数据.
时间(分)6789101112131415
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 
(2)从记录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本次实验水沸腾的温度为98℃.
(3)在沸腾过程中水吸热(填“吸热”或“放热”).
(4)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城市某路公交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从甲地开往乙地和从乙地开往甲地的车辆均每隔相等时间发出,并以相同速度匀速行驶.一沿公路匀速行走的人发现每隔5min就与迎面驶来的一辆该路车相遇,每隔7.5min就有一辆该路车从后面追上他.若此人行走的速度为1.5m/s,则该路车发车的时间间隔和行驶速度分别是(  )
A.7min,7.5m/sB.4min,10m/sC.5min,6m/sD.6min,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质量相同的甲、乙物体,乙比热容比甲小,升高了相同的温度,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为(  )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刚同学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密度有关;
猜想2:在同一种液体中,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可能不同.
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他借用实验室的一个液体压强计和其他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探究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液体深度h/cm橡皮膜朝向压强计
左液面h1/mm右液面h2/mm高度差h/mm
1318621428
2318621428
3318621428
4617723356
5915824284
6
盐水
3185.5214.529
7617122958
89156.5243.587
(1)从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从序号为1和6(或4和7或5和8)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3)从序号为1、4、5的数据还可得出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相等;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没有(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6)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