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让悬着的导体AB左右(填“左右”、“上下”、“沿A向B”或“沿B向A”) 运动时,电流表会发生偏转.
(2)若保持导体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作是左右移动磁铁.

分析 (1)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进行判断,注意理解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含义.

解答 解:(1)由图知,磁感线方向在竖直方向,所以导体AB左右运动才会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才会有感应电流;
(2)AB不动,可以左右移动磁铁,AB仍切割磁感线;
故答案为:(1)左右;(2)左右移动磁铁.

点评 此题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掌握及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三个电路.

(1)经过讨论,认为不应该选择图甲电路,原因是当改变灯泡两端电压时,无法控制电流相等.
(2)利用图乙电路可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流的关系.
(3)利用图丙电路研究某问题,当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V1有示数,电压表V2无示数,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L1断路.
(4)学习电功率知识后,小明想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将标有“12V  6W”灯泡L1和“6V  4W”灯泡L2按图丙电路连接,再接入电流表.经分析,能测出灯泡L1的额定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事实或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B.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C.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多色光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热效应原理验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面估计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约是10℃B.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8秒
C.家用电吹风功率约为500WD.一个苹果的重力约为0.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话,那么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受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在刚刚开始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依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的“发动机”将是重力势能,即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它是由于物体和地球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过山车来说,它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的能量.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这就是为什么在设计中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略矮一点的原因.
过山车最后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过山车中部的重心最高时,重力势能最大,而当尾部到达最高点时,重心位置已经不在最高位置,已经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了.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够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就会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因为重心正在加速向下运动.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飞出去.中前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过山车的重心心在“身后”,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重心越过高点被重力推动.
(1)过山车上升阶段,其重力势能增加.(填“增加”、“减少”、“不变”)
(2)过山车在轨道的最低处,运动最快,动能最大,说明物体的动能同速度大小有关.
(3)设计师所设计的过山车轨道中,过山车依次通过的竖直回环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的原因是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产生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
(4)在过山车运行起来以后,坐在过山车不同位置的乘客,通过某一竖直回环的最高点时,乘坐在车尾部(选填“车中部”、“车尾部”)通过时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它受到的合力为0,其中支持力与重力平衡,选车上的人作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瓶内装上适量蓝色液体,橡皮塞上插入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塞上软木塞,将玻璃管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面吹入少量气体.水面沿玻璃管上升至瓶口以上,此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体的压强;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手与瓶子间隔热),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大气压逐渐减小.生活中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锅内的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液体的沸点.他还发现风沿着教室窗外的走廊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外(选填“内”或“外”),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速度较大,压强小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方方为了测大气压的值,用一个面积约为6cm2的吸盘压在墙面的瓷砖上,拿一个量程较大的测力计拉吸盘,将吸盘拉开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3N,请你帮他计算一下,当时的大气压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华在测量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
(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小物块的质量是98g,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物块的体积是40cm3,则小物块的密度是2.45g/cm3
(3)他学习了杠杆知识后,知道天平实质就是一个等臂杠杆(选填“等臂”或“不等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