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烙铁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烙铁的导线却没有明显发热,这是主要是因为( )
A. 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 导线散热比电烙铁快
C. 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烙铁的电流 D. 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烙铁电热丝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几个过程中,存在滑动摩擦的是
A. 擦黑板时,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
B. 传动皮带打滑时,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
C. 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与转孔间的摩擦
D. 骑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四川绵阳卷】让一束光从某介质以不同角度射入空气中,观察光束在介质和空气中的径迹变化,得到光速在介质中的入射角i及其正弦值sin i、折射角r及其正弦值sin r的值如下表所示。从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出:折射角总是 入射角(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 (保留两位小数)。
1 | 2 | 3 | 4 | 5 | 6 | |
i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sin i | 0.174 | 0.342 | 0.5 | 0.643 | 0.766 | 0.866 |
r | 15.1° | 30.9° | 48.7° | 76.5° | —— | —— |
sin r | 0.26 | 0.513 | 0.751 | 0.972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苏州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重庆B卷】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 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nm(完成单位转换); 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填上合适的单位).如图木块的长度是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比乙的大 B.甲的体积比乙的小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甲、乙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
选择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