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
(3)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解答 解:(1)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实验前,首先要利用平行光源和刻度尺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
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故答案为:(1)距离;(2)像与物的大小;(3)不能;虚;(4)平行光源;刻度尺;凸透镜;光屏;烛焰.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们的.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 |
B. |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
C. |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
D. | 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不变 | B. |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 ||
C. | 电路的总功率变大,灯泡变亮 | D. | 电路的总功率不变,灯泡变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